聚焦“百千万工程”|绿景社区:社区搭台、机构唱戏、家庭参与,三方共建打造暑期成长营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曾天佑 梁裕欣
07-31 18:16
收录于专题:专题 | 创享东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乒乓球台前小将们挥拍如飞、创意手工桌上巧思频现、美食工坊里香气与笑声交织……近日,东晓街道绿景社区“趣跃于夏,乐学融夏”主题夏令营火热开营。

据了解,绿景社区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通过“社会化专业运营+社区公益服务”融合模式,以“社区搭台、机构唱戏、家庭参与”的三方共建机制,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多元化课程,为辖区青少年打造家门口的“全能成长营”。

问需于民,多元课程勾勒成长全景图

翻开绿景社区青少年暑假成长营的课程表,丰富多元的课程让人眼前一亮,除了乒乓球、羽毛球、趣味英语等颇受家长和孩子喜欢的热门课程,还有植物课堂、桌游、包点制作、观影等。多元课程的设计和开设,是社区对居民需求的重视。开营前,绿景社区通过居民微信群发起课程需求调研,根据居民提出的建议,结合青少年成长特点和家庭教育需求,最终形成的八大课程模块,精准覆盖“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夏令营现场,乒乓球、羽毛球教练手把手纠正动作,让孩子们在竞技中强健体魄;绘画课上,孩子们勾勒光影、创意手工,审美素养在创作中悄然提升;生活实践课上,美食工坊教孩子揉面烘焙,劳动教育融入日常;军迷小组融合国防教育,让家国情怀悄然生根;学业辅导区里,资深教师针对性答疑,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运动、艺术、实践、学业”全面覆盖,课程体系既贴合孩子兴趣,又呼应家长期待,实现了“家门口的素质教育综合体”愿景。

公益为基,15元解锁暑期快乐课程

“一节课才15元,还有专业老师指导,这真是给我们家长送来了及时雨!”绿景社区居民李女士感慨地说。

不同于市场上动辄数千元的暑期培训班,绿景社区夏令营以“普惠共享”为出发点,通过“社会化运营+社区服务”双引擎模式,引入优质青少年服务机构负责专业运作,同时深度整合辖区场地、设施及志愿者等资源,形成合力,以“公益为基,低偿提质”为核心,通过社区投入保障服务普惠性,既避免了纯公益项目“资源有限、内容单薄”的短板,又打破了商业机构“价格高企、门槛难越”的壁垒。

在引入课程供应商的过程中,社区严格把关课程和服务质量,确保居民在合理负担的前提下,可以享受到专业优质的课程服务,在极大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确保服务优质可持续,实现了普惠与专业的黄金平衡,既是对社区资源的合理调配,更是对“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运动与学习乐趣”承诺的践行,让运动的快乐、成长的收获走进每个家庭。

模式创新,三方共建守护成长底色

这场暑期活动盛宴的背后,是绿景社区对服务模式的大胆探索。社区不再是传统的活动“包办者”,而是成为资源整合的“搭台者”,免费提供场地、协调志愿者、全程监督服务质量;专业教育机构作为“唱戏者”,输出体系化课程与师资,确保教学品质;而家长通过反馈需求、参与活动,成为“共建者”,这种“社区搭台、机构唱戏、家庭参与”的共建机制,既守住了公益的初心,又保证了服务的专业度,通过社区、家庭、社会三方合力,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充足养分。

绿景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这一共建机制,后续计划根据居民新需求,增设科普实验、非遗体验等课程,让“公益为底、专业赋能”的服务模式释放更强活力。

(受访方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曾天佑 梁裕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