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罗湖区清水河总部新城建设稳步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一片繁忙,位于清水河总部新城西侧的玉龙片区正式进入堆体开挖阶段,现场施工人员铆足干劲,努力为新的一年起好步、开好局。1月8日,罗湖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现场调研清水河总部新城开发建设情况,并就建设工作进展及实际遇到的困难,积极建言献策。
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刷新“进度条” 预计2026年底全面完工
当天,参加调研活动的代表、委员们先行前往了清水河总部新城建设指挥部,俯瞰清水河总部新城全貌,了解片区开发建设情况及重点地块的规划建设情况。
清水河总部新城位于罗湖区北部,是深圳市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已纳入深圳市“40大总部经济集聚区”、“20大科技创新集聚区”及“10大人工智能集聚区”,是罗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承载区,也是支撑罗湖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片区总体规划已经稳定,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片区内一批重点项目如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新材料产业大厦、恒力科技大厦、博元大厦、正德大厦、清水河重点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红岗公园改造及周边生态廊桥建设等正加紧建设,深汕铁路罗湖北站站城一体化及上盖物业开发建设工程、红岗国际创新广场二期等重大项目即将开工,汇聚了一批营收10亿级总部企业,一座崭新总部新城正加速崛起。
“今天我们调研了清水河总部新城建设实况,看到整个片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相比之前,这里城市面貌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区人大代表叶向阳表示,希望片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再接再厉、久久为功,加快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用扎实的工作举措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随后,一行人又前赴玉龙垃圾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项目现场进行了调研。
玉龙片区位于清水河片区西侧,是清水河总部新城的核心拓展区和未来开发的主战场。为加速产业空间拓展,罗湖区正大力推进玉龙垃圾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21.7亿元,预计2026年底全面完工。
作为目前全国体量最大的填埋场全量开挖搬迁治理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将彻底消除玉龙片区内的安全隐患,释放出约30公顷连片开发建设用地,成为市中心完成由政府持有的最大的一块连片产业净地。
未来,玉龙垃圾填埋场完成生态修复后,将打造成为“山水云台·数创智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成为数字产业集聚的创智高地、城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绿谷、多维立体复合的漫游公园,为塑造罗湖“新产业”注入新动能。
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百姓关心关切问题。据悉,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将采用源头减臭、天幕控臭、密闭防臭等技术,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全程对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指标进行监测,确保将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今天我们看了玉龙环境修复项目,我理解,这就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具体实践。希望项目方要把好项目做好,实施过程要关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做好噪音、空气质量监测,确保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区政协委员杨晓说。
片区交通路网建设加速推进 全力满足市民出行期待
道路通畅,是片区发展和居民出行的基础硬件。为支撑片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并满足片区企业及居民出行需求,清水河总部新城片区规划建设了一批道路工程。
目前,片区已建成清笋路、清源路、景泉路、清水河四路南段、清水河一路等市政道路。清水河三路南段、环仓南路西段、环仓东路、清水河二路东段等道路也在加紧建设,其中环仓南路西段建设工程是清水河片区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道路西起红岗路,经清水河三路,东至清水河五路,道路全长970米,红线宽25-34米,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为城市次干道。该道路作为清水河片区最南端一条贯穿东西向的道路,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交通便利性,缩短通勤时间,减少交通拥堵。
罗湖区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环仓南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推进符合深圳市的城市规划和交通发展需求,旨在提升区域交通条件,促进片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环仓南路的扩建工程预计将从原有的临时两车道拓宽至双向六车道,届时将极大地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环境。
陈世畅 宋通 摄
在环仓南路建设现场,代表、委员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实地了解片区道路建设进展与困难,积极建言献策。对于环仓南路的修建和片区规划,附近公众和企业普遍期待道路的扩建能带来更宽的车道,从而改善日常出行,缩短通勤时间,减少交通拥堵。
据介绍,截至目前,环仓南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工程形象进度为37%,分为东西两段同步施工。东段正在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外运、基坑支护结构及管廊主体结构施工,预计2025年春节前具备通车条件。西段已完成树木迁移及绿地占用审批,目前正在协调深燃抢险楼及钢瓶检测中心征拆工作。据悉,相关建筑位于道路建设红线范围内,目前均已到期,拆除工作进度直接影响燃气迁改以及后续管廊和道路建设等工作,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事关中心城区品质改造提升的民生工程。“今天看了环仓南路项目现场,了解到目前道路相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议政府以依法依规补偿为前提,加大谈判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同时也呼吁片区相关企业、居民支持配合政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政企共同努力,加快环仓南路建成,进一步优化整个片区的交通路网结构。”区人大代表梁振新表示。
清水河总部新城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片区将立足产业发展,聚焦城市更新、交通市政、民生保障、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攻坚,破难题、抓项目,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开工,以重点工程带动城区功能整体跃升,推动这座崭新的总部新城加速崛起。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读特热榜
1今天,“顶尖大脑”齐聚河套!丘氏兄弟等数学巨擘为何青睐深圳?
20人报名!深圳皇庭广场30亿元起拍,2.8万人围观
3丘成桐、丘成栋在列!首批科研人员入驻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深圳)
4成立半年众多“大牛”加盟,深圳河套的这个研究院到底牛在哪?
5“测试车”事件后续:小米拍了拍YU7车主,并撤回了“10000积分补偿”丨车界
6A股开盘|三大股指集体低开,半导体产业链普遍低迷
7泄露公司机密,存在利益冲突!小米王腾回应被辞退
8极克雷达|iPhone 17系列电池规格泄露,eSIM版成最大赢家
9读特热评|市内公务“零接待”,这个可以有!
10广东队斩获十五运会竞体项目“首金”!深圳“五朵小花”成夺冠核心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00:38
旅游四川·甘孜九龙|藏在高原的“森林秘境”
#爱读书的深圳人#那些在书店角落里安安静静读书的人,这么多年了竟一直都在。城市行色匆匆,人人奔跑,也会为了阅读停下来,得一份从容自在。
9月5日,作家易中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发文,希望网友帮忙寻找两个曾在地铁上读书的男孩。他想请他们看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并参加电影的首映式,而其中一位小男孩就来自深圳。万能的鹏友们,如果你们认识这位2023年3月16日在深圳地铁5号线读《曹操》的小男孩,就快来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的线索吧!提供有效线索的鹏友将获得读特新闻送出的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哦! 【本期话题】#帮易中天寻找深圳小孩哥#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关于在深圳地铁读《曹操》的小男孩的线索,核实有效即可获得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将通过短信形式收集您的领奖信息,请注意查收。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