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鱼米之乡”也是“科技粮仓” 2025 苏州(深圳)农业推介会举办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赵新明
11-20 18: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鱼米之乡”也是“科技粮仓”。

11月20日,2025苏州(深圳)农业推介会在深举办。

来自苏深两地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企业家及对接主体代表、新农人代表齐聚一堂,搭建起两地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绿色种植养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的高效对接平台。

12个涵盖地标农产品、农产品深加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项目现场签约,推动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迈入新阶段。

智慧农场里有精准灌溉的无人机、生物实验室中不少潜心研发的科研人员、琳琅满目的“时味苏州”品牌农产品纷纷亮相……11月20日,推介会上播放的宣传片,将“鱼米之乡”的现代化画卷徐徐展开。

一组亮眼数据彰显了苏州农业的硬核实力:2025年1-9月,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7.3亿元、增长4.1%;全市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9%,2024年粮食总产量19.14亿斤;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超过10: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4.6%,位居江苏省首位。

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定心丸”,更是合作共赢的“铺路石”。嘉宾通过扫描会议桌上议程单的二维码,即可查阅苏州农业招商政策核心内容。“我们通过农业科创基金的‘耐心资本’长周期培育,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建强农业科技园区、农创孵化中心等载体,打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通道。” 苏州农发集团主要负责人说。

据悉,苏州倾力打造“时味苏州” 农产品主品牌及23个区域公用品牌,“苏州大米”“苏州芡实”“阳澄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均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推介现场,从清香醇厚的碧螺春茶到膏肥黄满的阳澄湖大闸蟹,从精致可口的苏式糕点到营养丰富的现代精深加工食品,一系列极具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让嘉宾们直观感受了“苏式味道”的匠心与品质。

作为深圳在苏投资企业代表,卡士乳业(深圳)有限公司供应链中心总经理王子元分享了与苏州农业“双向奔赴”的故事。他表示,企业在苏州的发展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当地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与呵护,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苏州的合作,共同拓展现代农业市场。

项目签约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涉及农业科技、食品加工、农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项目分轮次成功签约,标志着苏深农业产业合作从战略 “蓝图” 迈向实质 “施工图”,为两地未来更广阔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郑蔚珩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赵新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