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加快国际低碳城对外快速联系通道建设”“希望坪地综合文体中心项目尽早开工落地”……近日,在深圳市龙岗区人大坪地街道工委“我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代表议事会的活动现场,近20名市、区人大代表带着从选民中收集的“民情清单”,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而这场建言的背后,是代表们先到社区“述职交卷”、再带着民声“谋篇布局”的扎实实践。
述职履职:把“答卷”晒在选民面前
议事会召开前,坪地街道的市、区人大代表已分赴高桥、六联、坪西3个社区联络站,以“书面+口头”方式向选民述职。“尽管持续在为辖区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作出努力,但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有待加强、调研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联系选民的方式有待创新。”围绕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建言献策、落实民生实事、强化代表监督等方面,代表们不仅细数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成效,更坦诚剖析不足。
述职不只是“汇报”,更是“现场履职”。在高桥社区联络站,有居民反映“白石塘安置小区因未配置停车场导致车辆长期占用消防通道及市政道路”,代表刘益民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并表示将联系相关部门到场调研;有居民提到“盐龙大道路口在地铁开通后道路通行不方便”,代表崔荣表示将考虑“增设行人过街天桥”。
“以前总说‘代表在履职’,现在亲眼看见、亲耳听到,才知道他们真的在为我们办事。”社区选民张先生说。这场“面对面”的述职,让选民从“旁观者”变成“评议员”,更让代表们把“为民履职”的责任刻进心里。
规划建言:带着民声为“十五五”画蓝图
“盐龙大道坪地段从武警基地路口第一个红绿灯起至坪桥路路口,近3公里路段设有8个红绿灯,机动车正常行驶需15-20分钟,上下班时段需更长时间,大大降低了该片区市民及企业的出行效率和体验感。”在“我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议事会上,区人大代表崔荣的发言直击痛点。
这场以“人大代表大讲堂”形式开展的建言环节,成了民声与规划的“对接会”。市人大代表张春杰聚焦城市品质:“坪地应紧密结合龙岗河‘一河两岸’规划,系统策划多元化群众文体娱乐活动,着力打造集亲水体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区人大代表杨宁关注交通建设:“建议系统推进骨架路网与片区微循环建设,这是我到企业走访调研时,很多企业提到的问题。”
加快“冠云九年一贯制学校”“惠岭小学”建设,将年丰大桥段堤岸改造为雨水花园景观带……代表们的建议既有“大方向”,也有“细举措”。最终,代表们共提交书面建议60多条,涵盖道路规划、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等八大类,每一条都把“民之所盼”和“城之所需”结合起来,为“十五五”规划注入了源头活水。
双向贯通:让民主实践扎根基层土壤
从社区述职收集民声,到议事会上建言献策,这场活动实现了“群众诉求—代表履职—规划编制”的闭环。正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薛荣喜所说:“代表先‘接地气’听民意,再‘聚民智’献良策,这样的规划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据悉,坪地街道人大工委接下来将建立“建议跟踪”机制,定期向代表和选民反馈建议采纳情况,确保“纸上建议”转化为 “实际举措”。同时,持续优化述职评议流程,让代表履职更透明、群众监督更有力。
从“述职交答卷”到“建言谋新篇”,坪地人大以扎实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发展规划,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把群众的期盼一点点融入蓝图——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写照。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汤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