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由龙岗区委宣传部(文明办)主办的“雅集鹤湖”系列品牌活动在深圳鹤湖书院上演。青年作家景步航携新作《汴京客》开讲,以北宋文人精神为桥连接古今,为市民奉上了一场精彩的领读书会,让“在鹤湖,遇见书院、翻阅中国”的品牌内涵在文化对话中愈发具象可感。
《汴京客》开讲 解锁北宋文人的精神密码
当日,鹤湖讲堂内座无虚席。景步航以“从宋人身上找见自己的意义”为主题,为现场50余名市民带来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思想对话。
据悉,《汴京客》以北宋都城汴京为背景,讲述了柳永、范仲淹、欧阳修等文人的人生故事。活动现场,景步航以范仲淹的改革之艰、苏轼的流放之苦等为例,生动解析了这群文人如何在贬谪、争议、时代洪流中实现精神突围。她将柳永比作当代著名作词人方文山,将唐宋八大家喻为顶流,以生动的表达消解了古典文学的距离感,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
“他们踏过的山川依旧无声伫立,沐浴过的月光依旧照耀着大地,夜半泛舟的江河依旧不息流淌,他们的肉身早已尘归尘土归土,可灵魂与思想却一次次燃起灿烂的花火,照亮我们的生命。”活动尾声,景步航将北宋文人的生命体验与当代人的精神诉求紧密联结,现场引发热烈反响。一位读者表示:“老师的解读让课本里的历史人物有了温度,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都让我在迷茫中获得了直面现实的勇气。”
领读书会结束后,现场还举办了新书签赠环节,读者们排起长队,有序等候签名。这场活动不仅有作者生动解析北宋文人群像,更让文人的精神智慧跨越千年,转化为当代人可感知的精神滋养。
把漂漆帆布袋背回家 感受指尖流转的非遗魅力
当日,另一番热闹在鹤湖书院接续上演。20余位市民在资深美学教育推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非遗漆包,他们将白色帆布袋轻覆水面,让颜料在布面自然晕染,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图案。
制作完成后,现场市民迫不及待地将帆布袋挎在肩上。“没想到自己能做非遗!好玩又好看,背着这个包成就感满满!”一位市民笑着展示自己的作品。
据悉,“雅集鹤湖”系列品牌活动已推出4场“鹤湖艺坊”手作坊活动,涵盖竹编扇、纸鸢风铃、宋锦珍珠画等传统技艺,开发了“可体验、可带走、可传播”的非遗产品,推动非遗融入市民生活。未来,该系列活动将持续通过领读书会、专家讲座等活动形式,以更深入的文化视角,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注入新动能。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