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览会到产业园:“企业龙岗行”带你直击园山眼镜智造的“鲜活样本”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刘燕晓 钟惠敏 文/图
06-29 14: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6月27日,作为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企业龙岗行”成功举办。活动汇聚了知名眼镜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一行走进龙岗,通过沉浸式参访,全方位展现了龙岗眼镜产业的创新活力与高质量发展成果。

考察团沿着“LOHO企业-园山眼镜智造产业园-产服科创大厦”的精品路线,实地考察了现代化眼镜产业空间,深度体验了园山街道从传统代工到自主创新、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型。这一路线不仅生动呈现了龙岗眼镜产业的升级路径,更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一场聚焦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对话,在此精彩展开。

“企业龙岗行”考察团首站走进乐聚天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LOHO眼镜与闪极科技战略合作推出的人工智能眼镜“拍拍镜”A1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该产品创新融合智能拍照、实时翻译、AI物体识别等前沿科技功能,完美诠释了“科技赋能时尚”的产品理念。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LOHO品牌充分发挥龙岗区产业集群优势,已构建从设计研发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在龙岗,从设计图纸到量产样机,我们最快三天就能完成全流程验证,”企业负责人的分享,让考察团成员深刻感受到园山街道“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深度融合的产业特色,以及龙岗区在眼镜产业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随后,考察团来到园山眼镜智造产业园进行考察。作为全国首个眼镜产业“工业上楼”载体,这个占地1.34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正在以创新性的垂直发展模式重构眼镜产业生态。据园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采用大平层、宽柱距、重荷载、高层高等国际先进的工业建筑设计标准,严格遵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规划理念,致力于打造集智能制造、研发创新、产业服务于一体的高品质专业化产业园区。同时提供“通用化+定制化”的空间解决方案,满足眼镜企业不同产值规模和不同产业链环节对高标准生产、研发空间的需求,为眼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优质的载体支撑。

目前该园区已成功吸引慧明眼镜、柏琪眼镜等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整体招商率突破70%,2025年5月已完成首批企业交付工作,初步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品牌运营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

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展示的智能眼镜产品引起了考察团的浓厚兴趣,考察团成员纷纷试戴了各类智能眼镜产品,通过沉浸式体验,更直观了解“科技赋能眼镜产业”的最新成果。

最后,“企业龙岗行”的代表们来到产服科创大厦(眼镜产业总部基地)。这座总建筑面积14.67万平方米的产业总部基地,以“服务生态”诠释着产业升级的另一维度。据了解,产服科创大厦融合了研发办公、生产制造、居住及公共服务等功能,是面向眼镜与时尚产业、智能终端、互联网通信等领域的高端产业集聚区。特别是针对眼镜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这里提供的从智能生产线改造到电商渠道拓展的全链条支持,让大家看到政策红利如何精准滴灌到产业末梢。

活动中,园山40余年的产业进化史被悄然串联——从1983年港资眼镜厂落户开启代工时代,到如今“工业上楼”载体承载1500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再到产服平台助力企业向品牌化、智能化跃升。这种演进不仅体现在空间载体的迭代上,更折射在产业定位的变迁中:当“李白”儿童眼镜远销海外、智能眼镜实现万物识别时,园山已从全球眼镜的“生产车间”,成长为创新成果的策源地。

园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山的产业空间革新绝非简单的物理升级,而是通过空间重构、服务集成、政策引导的三重联动,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这种以“空间换动能”的发展思路,正是园山在全球眼镜产业格局中持续突围的关键所在。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刘燕晓 钟惠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