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笛、戏曲、马头琴齐上阵!龙岗这场校园活动解锁非遗新体验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实宜
11-20 21: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18日下午,深圳全民艺术季“2025深圳民间文化月”分会场核心活动——深圳(龙岗)传统文化进校园,在龙岗区南湾学校热闹启幕。

11月18日下午,深圳全民艺术季“2025深圳民间文化月”分会场核心活动——深圳(龙岗)传统文化进校园,在龙岗区南湾学校热闹启幕。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龙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龙岗区南湾学校协办,通过现场展演+班级同步直播的形式,让全校3000余名师生共赴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开场:筝笛和鸣,奏响传统新声

活动在南湾学校吴纯欢校长的温情致辞中拉开序幕。一曲气势磅礴的《刀剑如梦》率先登场,熟悉的旋律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仿佛将观众带入热血武侠世界。随后,深圳市教育局《陶笛音乐进课堂》好课程负责人、青年陶笛演奏家靳于群接力登台,以《千年风雅》的悠扬古韵与《大鱼》的空灵意境,展现陶笛艺术的独特魅力,实现传统乐器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

高潮:戏曲与民乐,绽放非遗光彩

婺剧经典选段《樊梨花巡营》成为现场一大亮点。作为浙江第二大地方戏曲剧种,婺剧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中叶。演员陈秋灵身着华丽戏服,以精湛的唱腔与生动的身段,将巾帼英雄樊梨花的飒爽英姿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全场掌声不断。

川剧《变脸》则直接将活动推向高潮。演员张传光娴熟运用“抹脸”“吹脸”“扯脸”等传统技法,手起手落间,十余张色彩各异的脸谱瞬息变换,神秘又精彩的表演引发师生阵阵惊呼,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川剧艺术的神奇。

民乐表演同样惊艳全场。90后青年三弦演奏家刘启铭与青年中阮演奏家张天尧,以灵动多变的琴声带领观众“漫游”中国音乐地理,弦音流转间,万里河山的壮阔图景仿佛跃然眼前;龙岗马头琴音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席秀全更带来“双重惊喜”——呼麦表演《故乡》与马头琴独奏《白马》。作为能同时演绎两个及以上声部的独特歌唱艺术,呼麦的悠远与马头琴的苍凉交织,将观众带入辽阔草原的意境之中。活动中,两位学生小主持还现场采访席秀全,其即兴示范的呼麦技巧,再次点燃全场热情。

收尾:高音压轴,传承使命续航

女高音歌唱家赵海燕的压轴演唱,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策马蓝天》的激昂与《寻龙归》的深情,在她高亢且富有穿透力的歌声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整场活动注入磅礴情感力量。

活动落幕时,学生们仍沉浸在文化盛宴的余韵中。吴纯欢校长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熏陶,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传承课,未来学校将持续搭建平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龙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彗慧提到,本次演出节目多为屡获大奖的经典之作,感谢深圳市文联、深圳市民协搭建高质量平台,让优秀艺术家走进校园,与青少年零距离互动。

作为“2025深圳民间文化月”分会场系列活动总承办单位,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正联动龙岗等多区民间文艺力量,指导各地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无界舞台”为抓手,推动民间文艺展演走进校园、社区,融入市民生活,让传统文化成为深圳这座城市流动的风景线。

编辑 张克 审读 张蕾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郑蔚珩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实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