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盈枝。继深圳礼品展、广州广交会接连亮眼亮相后,深圳龙岗企业斯达高瓷艺乘势而上,再度携实力出征——企业创始人、总工艺师詹培明率团队登陆2025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博览会。此次参展作品以国瓷硬实力为根基、以艺术匠心为内核,一亮相便惊艳全场,迅速成为展会核心焦点,吸引行业权威、机构代表及国际友人纷纷驻足品鉴,让“深派瓷艺”的独特魅力在京城舞台充分彰显。

步入展会现场,斯达高展位凭借高密度的精品陈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即刻成为视觉焦点,堪称一座移动的“国瓷精品博物馆”。这里不仅重磅陈列着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官方用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用瓷、外交部外事礼遇代表作《汉唐之光》宝月瓶、国务院行政司“紫光阁礼盘”等国之重器,每一件都承载着中国瓷艺的大国风范;更集中展出了斯达高近五年与文化和旅游部、顶尖院校、文化名人及国际品牌联袂打造的系列力作,让展位熠熠生辉。

其中,文化跨界系列尤为夺目:既有伊丽莎白登基60年庆国礼、景德镇陶瓷大学宁钢校长《岁岁和和》礼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滋兰树惠》礼盘等大师级佳作,也有国学泰斗饶宗颐《潮州八景》瓷艺匾幅、艺术家崔景哲《中国新娘》系列、何家英《秋冥》瓷板画、“敦煌女儿”常沙娜《丹凤莲华》系列等文化瑰宝;此外,斯达高与卡地亚、英国宾利、周大福等国际品牌跨界共创的瓷艺作品,更打破了文化与美学的边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独特魅力。

若说精品陈列是斯达高的“文化名片”,那么技术创新便是其破圈的“硬核底气”。此次展会,斯达高特设技术创新专区,重磅发布全国首个无网纹印刷瓷板画技术,并同步展出系列恒色瓷板画代表作。其中,篇幅恢宏的《湾区之光》瓷板画,巧妙将“深圳速度”“春天的故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深圳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印记,与超现实艺术场景深度融合,生动复刻了深圳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另一系列《北京欢迎您》则以原清华美院教授吴冠英笔下的京城雅韵为蓝本,首次通过永恒釉色技术定格老北京的京韵繁华与人文温度。两大系列作品色彩还原度近乎完美,成为技术创新赋能文化表达的典范之作。

斯达高的国瓷实力与创新理念,也获得了行业权威与多方代表的高度认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理事会会长张崇和、中国工业陶瓷协会理事长刘挺一行莅临展位,在仔细品鉴每一件作品后,对斯达高坚守传承国瓷文化、持续推动工艺创新的成果给予高度赞誉;人民大会堂管理处处长李永一行更是驻足良久,针对相关用瓷的工艺细节与文化内涵展开深入交流,对其专业水准与表达深度评价颇高;此外,北京市外国语留学生团也被瓷艺作品中的东方美学打动,纷纷赞叹中国文化之深厚,斯达高也借此契机,向国际友人搭建了一扇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为进一步传递“深派瓷艺”的核心价值,展会期间,斯达高创始人、总工艺师詹培明受邀做客中国网“中国瓷”直播间。他以近60年深耕陶瓷领域的亲身经历为脉络,分享了斯达高“以科学为刃、以创新为笔”的坚守之路,更首次系统揭秘“深派瓷艺”从理念探索到实践落地的突破过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参考,引发全行业广泛共鸣。

在展示实力之外,斯达高更以此次展会为契机,积极拓展产业合作边界。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大会堂—华堂文创团队与斯达高现场展开深度对话,双方围绕瓷艺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文创设计的创新方向、未来长效合作模式等核心话题充分探讨,为后续携手挖掘国瓷文创价值、推动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北京陶博会之行,对斯达高而言,不仅是一次国瓷风华与创新工艺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文化传承与产业赋能的深度实践,更是“深派瓷艺”从区域特色走向全国视野、链接国际资源的重要一步。从单件作品的匠心打磨,到技术体系的自主突破,再到产业生态的协同共建,斯达高的探索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活力,也为中国瓷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科学+创新+文化”的可借鉴模式。未来,斯达高将继续以匠心守初心、以创新谋突破,让更多国瓷精品承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瓷艺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东方光彩。
(受访企业供图)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