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拉开帷幕,本届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区政府共同承办,按照“1+6”模式,举办1场开幕式+6大板块共14场活动,本届论坛主题为“AI赋能城市绿色发展”。
论坛开幕式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秦黎明在致辞中表示,广东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张华表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窗口和创新之城,深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以先行示范的标准,率先探索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系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建设全球领先的绿色建筑集群,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重磅绿色成果密集发布 彰显示范引领效应
28日上午,开幕式上发布了一系列绿色低碳领域的重大成果。其中,《2025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白皮书》围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大领域,对深圳绿色低碳发展的行动与成效进行展示。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成果》、《粤港澳大湾区电化学储能碳足迹白皮书》等碳足迹系列成果的发布,标志着大湾区在企业出海,规则标准输出,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以及推动区域协同降碳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除此之外,还进行了“2025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及“2025年深圳市ESG实践先锋企业典型案例授牌仪式”,莲花山超级充电站、丽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基地、城市微农业立体可食用景观零碳项目等10个项目获颁2025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获评2025年深圳市ESG实践先锋企业典型案例,展示了企业在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专家畅谈实现“双碳”目标与绿色转型新解法
在主旨演讲环节,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发表了题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与关键技术”主题演讲。
他指出我国能源发展还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多、灵活调节资源有限等挑战,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主要路径包括大力发展“风光”,发展灵活性的煤电,深化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推动氢能发展,协同发展其他能源等。谈到新型能源的关键技术与前沿技术时,汤广福建议要重视突破深远海风电+新型光伏关键技术、灵活燃煤发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新型电网形态+新型电力装备、氢能+新型储能、供需互动+数字化技术等。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会明在“超大城市碳中和绿色技术及展望”主题演讲中指出“城市碳排放是能否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推进城市碳中和,要特别关注新能源的利用、工业低碳工艺的变革、低碳或零碳建筑的建造,以及绿色交通的构建。
英国标准协会(BSI)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石慕澜博士从国际标准的视角,围绕“以国际标准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净零排放路径”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
在高端对话环节,聚焦“亚太绿色转型的协同之路:从政策创新到技术落地”主题,邀请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东亚和东北亚次区域办事处副主任、高级经济事务官员里卡多·梅西亚诺(Riccardo Mesiano),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链党委第一书记余璟,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与财政部能源顾问贾沃希尔·尤拉耶夫(Javohir Jurayev),亚洲理工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学院教授维拉斯·尼蒂瓦塔纳农(Vilas Nitivattananon),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亮进行圆桌对话。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吴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