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赋能城市绿色发展”,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开幕

读特记者 严偲偲
10-28 18:3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10个项目获颁2025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

10月28日,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拉开帷幕。本届论坛聚焦“AI赋能城市绿色发展”主题,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区政府共同承办,按照“1+6”模式,举办1场开幕式及6大板块共14场活动。

论坛开幕式现场。

绿色低碳重大成果发布

开幕式上,一系列绿色低碳领域的重大成果发布。

《2025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白皮书》围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大领域,对深圳绿色低碳发展的行动与成效进行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成果》及《粤港澳大湾区电化学储能碳足迹白皮书》等碳足迹系列成果发布,标志着大湾区在企业出海,规则标准输出,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以及推动区域协同降碳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现场还举行了“2025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及“2025年深圳市ESG实践先锋企业典型案例授牌仪式”,莲花山超级充电站、丽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基地、城市微农业立体可食用景观零碳项目等10个项目获颁2025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获评2025年深圳市ESG实践先锋企业典型案例,展示了企业在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专家畅谈绿色转型新解法

在主旨演讲环节,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发表了题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与关键技术”主题演讲。他指出,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多、灵活调节资源有限等挑战。对此,他建议要重视突破深远海风电+新型光伏关键技术、灵活燃煤发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新型电网形态+新型电力装备、氢能+新型储能、供需互动+数字化技术等。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会明在“超大城市碳中和绿色技术及展望”主题演讲中指出,城市碳排放是能否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推进城市碳中和,要特别关注新能源的利用、工业低碳工艺的变革、低碳或零碳建筑的建造,以及绿色交通的构建。

英国标准协会(BSI)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石慕澜博士从国际标准的视角,围绕“以国际标准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净零排放路径”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为政府和企业应对全球绿色规则挑战、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建议。

高端对话环节。

在高端对话环节,聚焦“亚太绿色转型的协同之路:从政策创新到技术落地”主题,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东亚和东北亚次区域办事处副主任、高级经济事务官员里卡多·梅西亚诺,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链党委第一书记余璟,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与财政部能源顾问贾沃希尔·尤拉耶夫,亚洲理工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学院教授维拉斯·尼蒂瓦塔纳农,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亮进行了圆桌对话。

(文中配图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张铃佳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袁斯茹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严偲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