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参观展览 文明守礼不可少
读特记者 方胜
2019-07-11 16:58

近年来,城市中包括科技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增长,利用假期参观展览、增长见识家庭也越来越多。然而,孩童损害展品、有时还涉及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令人惋惜。

热门展馆屡屡遭遇不文明现象

2018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的深圳·红立方是全国首个复合型功能整体运营的公共文化场馆群,包括科技馆、青少年宫、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受到许多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累计接待观众已超200万人次。然而,记者采访中发现,展馆内展品受损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原来,红立方为给观众更好的观展体验,有别于其他展馆封闭展柜隔离式展出的形式,而采用开放式直接呈现。在公共艺术馆二楼,有从美国汽车博物馆征集而来的1889年自行车真品“42寸儿童高低轮自行车”,却曾出现观众擅自越过低矮的玻璃防护栏,将小孩抱上了自行车上就坐玩耍,导致自行车翻倒车把手断裂,车身漆面多处被刮损。事故发生后,管理人员调取监控找到了当事人,当事人十分后悔并写下了检讨书,但展品的损坏却是不可修复的。

与此类似,在科技馆负一楼宇航探索展区,“走进空间站”的“宇航员”曾被观众掰断了手脚,还把鞋子脱了。事件发生后,工程人员对宇航员模型进行了维修,也不得不在外面加上了玻璃隔离罩以加强保护。

此外,在休息区横卧睡觉、暴力使用科普器材、大声喧哗等不文明事件也时有发生。尽管工作人员积极引导,但不文明现象频发既加大了管理难度,也影响了参观体验。

红立方艺术馆二楼《高低轮自行车》展品被损坏前后对比图

红立方科技馆负一楼宇航员展品受损后,加装了玻璃罩

游客操作不当导致是展品损坏主因

无独有偶。据兰州日报报道,同样是在2018年开馆的甘肃科技馆,也遇到了展品频频“受伤”的情况。工作人员介绍,科技馆旨在带给参观人员体验式、趣味性的科普教育,但一些孩子一到展厅,就将能敲的敲一遍,能吹的吹一遍,累得满头大汗,而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少之又少。一些家长不看说明,随意敲敲打打,科技馆本身的科普作用没有体现出来。许多科技展品中的电子产品较为精密,不少家长与孩子在使用前不看使用说明,造成设备损坏。

与此类似,上海自然博物馆曾在开馆不久,就有海星被游客乱摸致死,巨蜥模型的脚趾也被弄断;邵阳市博物馆开馆不到一个月,就发生蜡像人物手上的碗被参观者拧了下来,纸窗被戳满了窟窿,沙盘区域里的模型山头被扯掉一块,以致管理方不得不临时闭馆,对损坏的展品进行修复;安庆市科技馆部分展品也曾被暴力损坏,不仅维修起来极为不便,还会面临维修周期长、费用大等多个问题,等等。

华中科技大学的丁小燕曾对国内23所科技馆展品管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展品损坏的情况,以及展品损坏的原因。结果发现,展品故障类型中最多的是人为故障,其次是机械故障,再次是计算机故障。调查展品出现人为故障原因发现,“参观者不规范操作”所占比例最高,为34.12%。调查展品机械故障原因显示,操作问题所占比例最高,为86.96%。所以,馆内展品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游客操作不当导致。

切莫把科技馆博物馆当作“游乐场”

场馆中的文明提醒

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如何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自己”?除了这些文化设施自身设置合理、消除隐患、做好提示外,观众的文明守礼必不可少。

“孩童能否做到文明、安全参观,仅仅靠工作人员维护肯定是不够的,家长的作用最为重要。”从事文化工作的赵小姐认为,对一些公共设施的不爱惜,反映了个别家长的责任心可能有所欠缺。特别是在一些有昂贵展品的场所,家长应该特别留意。她曾经带孩子参观东京一家以丰富的莫奈作品著称的艺术馆。“在一个稍大的展厅里,孩子突然快步走了两步,吓了工作人员一跳,我也赶忙把他拉到身边。毕竟这些艺术品都是价值连城的,万一因为参观者的原因损坏,将是很大的麻烦和遗憾。”

广东现代教育研究院国际比较政策专家组成员,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育政策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育学双硕士郭凌则指出,家长应该重新审视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更重要的意义。

她认为,未来世界需要有创意、能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人才。在家庭培养环节中,应特别注重发现孩子的创意点、探索点并努力提供条件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因此,不要把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作为一种娱乐,而是把它们当作探索世界的窗口,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家长可以在带孩子去科技馆之前,有计划地与孩子探讨相关问题,然后带着问题与孩子一起在场馆参观中寻找答案;对一些不明白的现象和背后的原理,可以回家后再与孩子一起学习、解决问题,让一场科技之旅变得真正富有奇趣和挑战。”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