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5%到85%!这所小学如何让学生体质健康 “一路狂飙”?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王坤远 甘艳婷
07-08 09:4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作为一所新办学校,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长源小学在开办初期面临着一项特殊挑战,二至五年级学生均为插班生,学生体质基础参差不齐。在2023年11月的国家体质测试中,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仅为45%,这一数据真实反映了学校起步阶段的困境。为此,学校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改革举措与创新实践,使这一数据节节攀升如今已达到85%,实现令人瞩目的转变。

学校究竟施了什么“魔法”,让这些学生的体质健康优良率实现“逆袭”?

华丽大课间:动感韵律活力迸发

南科大长源小学的大课间是孩子们释放活力、锻炼体魄的重要时段。学校体育科组精心创编了一套有氧韵律操,将其与节奏明快的 TABATA 音乐完美融合。当激昂的音乐响起,孩子们整齐划一地跃动起来,开合跳、高抬腿、旋转等动作一气呵成,在充满韵律感的运动中,尽情挥洒汗水,迸发活力。

为进一步提升运动效果,艺术科组创编了《长源萌动健康令》。这套健身操以“八段锦”为载体,巧妙地将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融合其中,趣味十足,有效克服了传统运动的枯燥感,激发了孩子们的运动内驱力。自从《长源萌动健康令》推出后,孩子们在玩耍中锻炼了身体,不少孩子的力量和耐力都有了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养成了挑战自我、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午间 “疯跑”:打破常规活力释放

午后的阳光洒进校园,这里别有一番热闹景象。每天中午12点,学校关闭所有电子屏幕。午间时分,校园里满是奔跑嬉戏的孩子们,欢笑声、呼喊声交织。学校打破传统午休模式,特别推出“午间活力 30 分钟”,打造特有的“疯跑课间”——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运动方式,如奔跑、跳绳、打篮球等。

学校还贴心地划分了各年段活动区,挑选不同的游戏地贴,安排值周教师巡查监护,保障安全。开始时,有家长担心午间运动会影响孩子下午的学习状态,但他们很快发现,孩子们下午上课时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

课堂社团:激发潜能热情点燃

为切实保障学生每日在校参与体育活动不少于两小时,学校积极推进“每天一节体育课”及“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体育老师精心设计每一节体育课,用心策划30分钟大课间。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还开设了击剑、跳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网球等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展特长。

在击剑社团,孩子们身护具,持长剑,在剑道上交锋。教练从基础步伐、持剑教起,逐步提升技巧,更锤炼专注力、反应力和应变力。不少学员已在各级赛事中崭露头角。跳绳社团同样火热,学校开设跳绳专项课,每周一节,老师教授单摇、双摇、交叉跳等技巧。每周三下午是学校“阳光体育跳绳日”,全校学生集体展示,场面壮观。学校已成功举办两届全员跳绳运动会。活动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分钟限时齐跳,现场统计并即时公布成绩,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在跳绳热潮的推动下,孩子们的跳绳达标率从68%大幅提升至 92%,30 秒单摇跳绳的平均成绩也显著提高了40次!羽毛球、篮球社团也不甘示弱,室内场馆里,孩子们挥拍扣杀、运球突破。社团定期组织班级对抗赛,孩子们在实战中提升球技,更深刻理解了团队协作与竞争精神。

家校共育:携手同行健康蓄能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校合力。在提升体质健康方面,学校积极引导家长深度参与,鼓励孩子加入到各项课后体育锻炼中。依托“班级小管家”小程序,结合体测标准,科学策划课后运动项目:亲子跳绳、家庭平板支撑挑战、韵律操跟练……鼓励家长陪伴完成,记录运动片段。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一幕幕活力家庭的运动场景,亲子关系不断升温,健康习惯悄然养成。同时,该校还创新推出“健康银行储蓄计划”,每月点燃两次“活力先锋班”与一次“运动小达人”评选,以集体荣誉感驱动每个孩子的体质进阶。

在学校的一系列的积极举措推动下,学生的体质健康显著提升:体质优良率从45%飙升至85%,50米跑平均成绩提高1.2秒……这些数据背后,是孩子们日益强健的体魄与阳光自信的笑容。该校校长张忠义表示,南科大长源小学将坚守“健康第一”的理念,持续创新体育教育、丰富课程,深化家校共育,护航每一个孩子拥有强健体魄、健全人格与美好未来。

编辑 刘彦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王坤远 甘艳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