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还能当“营养管家”?深北莫学子用它斩获全国一等奖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李睿奇 刘瑞达
09-02 19: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日前,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2025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杭州圆满落幕。由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4名本科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在人工智能研究院曾润浩副教授与郑建波研究员的联合指导下,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极具创新性的设计方案,最终斩获华东赛区决赛一等奖与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是物联网领域的顶级赛事,以赋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通过赛事搭建实践平台,有效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活力,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推进提供重要支撑。本次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共有来自270所高校的3920支队伍参加,最终角逐出约50支全国一等奖队伍。

深北莫参赛团队由计算数学与控制系刘瑞达、左峻羽、程宇扬及生物系赵明泽组成,他们研发的“麦粒AI+AR眼镜”展现出极强的创新性与实用价值:硬件上采用AR光波导镜片、骨传导扬声器、高清摄像头及3D打印镜框,兼顾信息采集全面性与交互便捷性;软件端则在云端部署通义千问多模态AI大模型、YOLO图像分割模型、中国菜识别模型等多类算法,同时整合营养素分析、慢性病预警功能,最终实现“手势点菜-AI交互-营养建议-健康预警”的全流程服务,真正打造出“私人营养管家”式解决方案。

回顾参赛历程,刘瑞达表示:“总决赛当天凌晨三点,我们突然发现SD卡损坏,所有文件全部丢失,而此时AR光机已多次出现故障,距离比赛演示仅剩数小时。”面对突发危机,团队没有放弃,立刻采购新SD卡,现场刷机系统、重新配置环境、逐行重现代码,最终在比赛前两小时成功恢复设备功能,以完美演示获得评委认可。

这份韧性背后,是团队近三个月的“从零攻坚”。非物联网专业的他们,在曾润浩老师指导下补学物联网知识,反复打磨硬件选型与软件算法,无数次修改设计方案,最终将跨学科优势转化为作品竞争力。

(图片由深北莫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温静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李睿奇 刘瑞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