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各洛生物董事长青立军:拎包入驻光明科学城,两年搭建全链条生态 | 光明创新面孔⑤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郑宽
04-22 10:0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8楼实验室里,深圳市安各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安各洛生物”)董事长青立军拿起一款重组耐高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产品说,“我们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和创新生物反应器,成功研发出了耐高温、耐酸碱、稳定性好的高活性SOD,目前这款产品已在美国等海外市场上市。”

安各洛生物2023年落户深圳,致力于SOD、NAMPT(烟酰胺膦酸核糖转移酶)等功能蛋白酶及肠道菌群定植技术的研发、生产及应用,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SOD&NAMPT原株原核和完整的产业体系,为深圳生命健康产业开创了一个前沿的生物技术高地。

站上生物制造“风口”,两年搭建全链条生态

“2015年,我在海外游学时就开始涉足合成生物产业。”青立军回忆道,那时国内合成生物产业尚未起步,但他敏锐察觉到:这种能定向设计生命系统的技术,将是未来生物经济的核心引擎。回国后,青立军带领科研团队先在浙江建立了产学研基地、中试生产车间。

三年前,光明科学城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创新中心关注到青立军科研团队的创新探索,考察后邀请他们入驻。通过创新中心遴选之后,2023年,安各洛生物正式将总部搬到深圳,进驻创新中心。

通过近两年的孵化,团队从两三个人发展到近50人,安各洛生物在深圳搭建起从研发、生产到销售运营的完备产业体系。

在创新中心,青立军科研团队是拎包入驻,实验室和生产区按照企业要求定制GMP车间、购置设备等。安各洛生物在创新中心这栋楼里拥有约1000平方米的办公、试验、生产空间,不用出楼就能完成符合产业应用的原材料的研发和小试。

离创新中心不到5分钟车程的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为安各洛生物量身打造了一条百吨级的规模化产线,用于产品的放大生产。“几乎是拎包入住,所有设备投入都是国创中心提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想要规模化生产的初创企业来说,这样的帮助非常大。”

同时,安各洛生物在国创中心还自主搭建了一条终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管线,以及公司在功能蛋白酶、抗衰老及肠道菌群定植等领域自主研发技术的孵化服务平台,主要服务终端产品和企业。此外,在光明区首个认定的合成生物园区——恒泰裕·华南医谷,青立军团队还租下近1000平方米的空间,跟香港一家上市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做自主品牌的产品运营和销售。

“不到两年时间,在深圳从零开始,发展到实际使用面积接近5000平方米,很快将拥有超过百人的创新团队,这样的速度在其他城市是不敢想象的。”青立军难掩激动地说。

如今,安各洛生物拥有深圳、浙江产学研基地、美国(纽约、洛杉矶)实验室三大核心基地,创建了在功能蛋白酶、肠道菌群、抗衰老物质等领域的强大资源库,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产业生态,奠定了企业在未来快速规模化壮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从实验室到餐桌,AI重构“造物法则”

“2024年4月30日,我们的一款功能蛋白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拿到了食品SC生产许可,包括食品销售及生产,该证书是国内第二张由合成生物相关企业拿到的食品经营相关证书。”青立军告诉记者,安各洛的食品级SOD获批上市,意味着他们的技术壁垒正式获得国家级认可。

青立军表示,在前沿领域做创新,AI赋能产品研发是一个重要方向。比如,在功能蛋白酶产品方面,安各洛生物结合AI技术做菌种筛选和定向培植,在应用端,则用AI算法把C端产品数据化。这种“AI算法+合成生物”的跨界融合,正在颠覆传统研发模式。

青立军团队正尝试通过AI把功能蛋白酶优化成为小肽结构,它的靶向性如同在身体里植入了一个比纳米机器人还小的智能体。“就像装上了GPS,精准定位衰老靶点,再进行优化和基因编辑。”青立军打了个比方,“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未来还可引导到精准医疗领域。”

目前,安各洛生物的技术创新主要聚焦三个核心领域。除了功能蛋白酶之外,安各洛生物聚焦抗衰老NAMPT,以家蚕蚕蛹作为合成生物反应器,成为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可量产NAMPT的企业。青立军说,“因为是全球首创,所以在应用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但我相信随着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和国家重视,法律法规将不断地完善,新技术会越来越快地走向应用。”

安各洛生物的另外一个核心技术是肠道菌群定植,通过活菌定植,靶向解决肠道炎症,从而起到预防肠癌的效果。“目前,该技术试验阶段已完成,已在权威期刊发表相应论文。今年,我们还以此技术申请了广东省科技重大专项。”

光明科学城里的“造梦者联盟”

“我此前在海外待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特别喜欢光明科学城的学术氛围,企业、实验室跟科研院所一体化的办公环境,设备、人才共享,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青立军说,创新中心在全国首创了“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得益于这样的创新模式,有机会经常与楼上楼下的企业家同行、科学家进行技术探讨。无缝衔接的创新氛围,每次都能碰撞出新点子。

青立军与中科阿尔诺(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阳博士,就是通过碰撞一拍即合,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SOD 螺藻复配原料,目前该原料已在海外推广和销售,很快还会有终端产品在海外面世。这种创新协同,正是光明科学城“造梦者联盟”的缩影。

青立军说,“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让我们普通企业也能有机会参与到国家战略的实施当中。”2024年,安各洛生物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协同创新,在新疆打造了一个以合成生物技术赋能新疆核桃产业的乡村振兴项目。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负责源头核桃采购、核桃超临界提取工艺设备及中试工厂的搭建建设,深圳先进院配合完成基础检测、测试、知识产权专利整合等。安各洛生物负责优化原材料,做好产品复配和功能性验证,以及研发生产、市场销售和运营。该项目首期通过自筹和专项乡村振兴补贴,投入了1295万元,用于项目设备购置、产品测试、打样等。“很快会有两款重磅产品将上市,我们想把它打造成为新疆IP级的传统产业与合成生物技术完美结合的项目。”青立军说,该项目的产业化市场化路径打通之后,一部分利润将反哺到新疆的核桃产业中,通过加大原材料采购、扩建当地工厂的方式,反哺当地经济,将开创乡村振兴项目的新模式。

光明是科学之城,更是年轻阳光之城

光明科学城的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如同一个巨大的生物反应器,孕育着无数改变世界的可能。青立军和他的团队,正是这场生命科学革命中最执着的“酶”——以创新为底物,以时间为催化剂,催化着未来。

安各洛生物的员工,主力军是90后,“他们非常喜欢光明科学城的创新生态,很纯粹,就好像重新回到校园,可以更加专注,沉浸在工作氛围当中。”青立军说,“我们亲身参与到科学城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很多文化活动、学术论坛在这里举办。走虹桥,去烧烤、交友、骑行都非常便利,我觉得光明有很多符合年轻人属性的标签,这里不仅是科学之城,更是年轻阳光之城。”

谈起安各洛生物将总部迁至光明科学城的原因,青立军说,合成生物作为未来产业,需要政府有前瞻的眼光和布局,深圳有先行先试的基因,推出了国内首个针对合成生物产业的专项政策,未来在产业发展不同阶段还将有更多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出。“我觉得在深圳投身合成生物产业是充满希望的。”

青立军表示,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要靠企业自身,还要靠政策环境、产业发展生态的良性互动,深圳能够在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独树一帜,走在最前沿,与这座城市的营商环境、服务理念、执政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安各洛生物注册落地光明科学城满一年,就拿到了合成生物企业认定,可以享受房租补贴、人才房、科技专项配套支持等。但在青立军看来,比资金补贴更重要的,是享受到政府点对点的服务,“以前我们只懂得如何把技术和产品做好,却没有考虑如何申报省重大科技专项、什么时间节点该申请国高企业、专精特新等,在这些方面,政府部门给我们提供了保姆级的服务。”

“我们希望在光明这块热土上发展壮大,争取今年做成规上企业,明年争取营业收入达2亿元。”青立军表示,在五年内,安各洛生物不仅要成长为一家合成生物现象级企业,还要锻造成一个民族化的、知识产权完全自主的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C端产品品牌企业。”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郑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