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电梯52天实现100%签约!“梯王”见证益田社区探索基层治理“新样本”

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通讯员 夏露
08-29 10:5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居民站C位,难题真破解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社区志愿服务难持续、公共空间利用效率低……这些基层治理中常见的堵点、痛点,福田区益田社区却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被逐一破解,蹚出了一条“居民站C位、难题真破解”的现代活力社区新路径。

“梯王”破局:创新议事把“民生难题”变“民生福音”

益田村78栋一单元老年住户超过一半,“悬空老人”每日爬楼苦不堪言。但低层采光、费用分摊、后期维护等现实顾虑,让加装电梯陷入僵局。

社区党委扛起主心骨责任,成立加梯攻坚专班,但绝不“大包大揽”,而是坚持“居民主导、社区协调”的自治理念。由党员和热心居民组成的议事小组,变“集合开会”为“上门议事”,一户一策记录需求、解答疑虑。社区党委精准引入法律、工程、物业等“专业智囊团”,把抽象争议转化为具体方案。

最令人称道的是,针对低层住户顾虑,他们创新提出“延伸带”方案,不仅化解矛盾,还额外创造户均9㎡的价值空间,将传统的“补偿思维”转变为“共赢模式”。方案通过后,居民自发成立监工小组,轮班监督施工,实现“零投诉”;共同制定资金管理公约,做到后续运维“零纠纷”。最终,这部电梯仅用52天实现100%签约,被誉为“梯王”,成为全区共识最强、性价比最高的标杆项目,这一创新做法为全市同类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

↑益田村78栋一单元成功加装电梯

↑益田村78栋一单元“楼道文化”建设

志愿赋能:从“零星参与”到“品牌矩阵”,激活“可持续爱心”

传统志愿服务往往“一时热”,如何让爱心不褪色、服务可持续?

益田社区党委变“被动组织”为“主动赋能”,搭建让居民能自发、愿参与、可持续的志愿服务生态。社区搭建“党建引领—居民发起—品牌支撑”三级自治志愿体系,由居民自发提议、自主认领服务项目。

益田社区红星志愿服务队是由60余名退役军人自发组成的服务团队,该队主动认领社区党委创建的“好邻帮”服务项目,凭借专业优势和奉献精神,常态化开展义剪、缝纫等服务300场,覆盖群众5000人次;“益心”志愿服务队整合网格、物业、社康等资源,聚焦特殊群体的托举服务形成了24小时及时响应的王牌志愿力量,年均服务300人次,受助者达120人次;“小益记”志愿服务队则是青少年志愿者通过数字化平台参与社区公益,以拾金不昧、环保实践、讲述故事等行动传递文明新风。

社区通过设立“好人榜”、分领域表彰等方式,以“荣誉感”驱动,形成“付出-认可-再付出”的良性循环。如今,社区志愿者已从“被动员者”转变为“社区主理人”,其先进事迹频获央媒报道,志愿服务成为益田社区最温暖的活力名片。

↑益田社区红星志愿服务队在“好邻帮”服务点为长者义剪

↑“益心”志愿服务队托举行动不便的居民上楼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王雯  二审 李璐  三审 汤山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通讯员 夏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