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正式发布“2025中国活力街道研究”成果,深圳共有58个街道入围全国500强,占比超过10%、数量位居第一。其中,福田区10个街道全部入围,7个街道进入百强。
此次入围的10个福田街道中,福田街道、沙头街道、福保街道、华强北街道、莲花街道、园岭街道、梅林街道、南园街道、香蜜湖街道、华富街道分别位列全国第10、第20、第55、第71、第77、第80、第93、第295、第306、第401名,十街竞秀、无一掉队,充分彰显福田区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的综合实力。
经济密度与创新浓度:彰显“头部”竞争力
福田区入围街道不仅数量领先,更在排名上占据“头部”位置。其中,福田街道以“一馆一楼四枢纽,一地一圈四条村”的独特格局成为全国第10强街道。所谓“一馆”即会展中心;“一楼”即“深圳最高楼”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四枢纽”即福田高铁站、福田口岸、皇岗口岸和“深圳之眼”岗厦北枢纽;“一地”即CBD经济高地,“一圈”即福田CBD商圈;“四条村”则指福田、岗厦、皇岗、水围4个知名社区。
沙头街道积极创建“围村风情+现代治理”城中村转型的标杆社区,推进上下沙、金地环湾城在建城市更新项目和文创园待建更新项目,守正创新打造城中村高质量转型标杆。
福保街道作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的属地街道,持续汇聚全球顶尖创新资源,正快速崛起为福田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战略高地。
而华强北街道则以“中国电子第一街”闻名全国,加速从“电子卖场”向“硬件硅谷”进化跃迁。华强北商圈凭借“科技+消费”双轮驱动,成为全国消费活力的典范,2024年总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
产城融合与空间重构:从“产城人”到“人城产”
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引领下,近年来,福田区把城区发展的底层逻辑从“产城人”转变为“人城产”,把“人”放在第一位,创造人人向往的幸福生活,集聚一流人才,共建一流城市,为一流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此次入围的福田街道中,莲花街道、梅林街道、南园街道等展现了福田区在产业功能型街道与居住生活型街道上的协同发展。
莲花街道是深圳的行政、文化与商务活动的核心枢纽,依托莲花山公园、市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市政公园和公共设施,吸引优质商事主体在城市中心汇聚。梅林街道这片曾以旧厂房和工业区为主的老城区,也悄然加入这场“人城产”的变革,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实践,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同时,留住市井烟火与绿水青山。南园街道则拟定“南部建成国际人才社区、北部打造沿地铁经济带”的战略计划,通过城市更新推动老旧商圈焕新,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创建宜居宜业的幸福南园。
赛迪研究院指出,随着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加速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不断深化,城市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和精细化治理。从经济密度到创新浓度,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福田区各街道的发展路径为大中城市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8月5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福田区在2021年以来连续4年跻身全国前3的基础上,2025年跃升至全国第2,再一次高位突破。
2025活力街道全国500强榜单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