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基地正式入驻河套科创中心,这一举措标志着其将以河套为核心载体,开展研发与试点转化工作,通过高效整合大湾区及国际创新资源,全力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重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高地。
作为由广东省、深圳市和清华大学联合部署的国家级综合领域成果转化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建设,聚焦生物医药、高性能材料、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旨在汇聚国际创新资源、联动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转化。
活动现场,国际总部获授“深圳市医工融合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深圳市医疗保障局产业创新赋能窗口”,并与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睿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将助力共同打造医工深度融合服务体系,打通“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业应用”闭环,加速创新生态培育。
当天,国际总部还发布了首批7个前沿科技项目,覆盖脑科学、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充分展现了平台的技术孵化动能。这些项目包括基于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和AI神经解码技术的下一代人机交互系统项目、艾滋病治疗型DNA疫苗项目、自适应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的研发项目、蒸汽消融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柔性纳米功能薄膜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电网式算力调度网络项目、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模态内容生成智能体项目。
立足河套,国际总部将充分利用河套深圳园区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以及接轨香港及国际科研规则的制度便利,支持海内外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概念验证,构建全流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回溯2023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支持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应用,推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材料技术交叉融合,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领域。
目前,河套深圳园区已授牌建设广东省新型光电材料与成像器件中试平台、智能化自动化药物发现中试平台等10个行业级中试平台。未来,河套深圳园区将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的发展定位,持续打造国际一流中试转化服务平台,为大湾区建设持续提供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李璐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