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街道举办“新业态从业者劳动关系认定”培训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08-03 12:5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在福田街道办举办的一场“新业态从业者劳动关系的认定”专题培训会,吸引了辖区内外卖平台企业代表、社区调解员、网格员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30人参与。

培训会由福田区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资助、深圳市福田区益启法律服务中心主办、深圳市福田区维德法律服务中心及福田街道协办。王欣律师作为主讲嘉宾,围绕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与风险防控展开深度解析,现场反响热烈。

王欣律师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为切入点,剖析了外卖骑手中“隐蔽劳动关系”的认定逻辑:尽管平台通过外包协议将骑手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但法院依据算法派单强制接单、考勤奖惩规则等“支配性管理”事实,最终判定存在劳动关系。对比另一则闪送员案例中因“自主接单、按单结算”被认定为合作关系的判决,王律师强调“协议形式≠法律关系实质”,司法审查需穿透合同文本,聚焦用工事实。

针对平台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王欣提出三大防控策略。包括合同设计:避免格式条款无效化(如单方排除工伤责任),明确法律关系性质条款;管理合规化:公示算法规则并听取劳动者意见,留存电子管理证据;分层保障:对完全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对不完全劳动关系通过职业伤害保险弥补权益缺口。

在案例研讨环节,某外卖企业代表提出“骑手个体户化”的合规性质疑。王欣律师援引江苏试点政策指出,此类操作若实际存在排班管理与薪酬固定性,仍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建议企业审慎评估用工模式。社区调解员则就“证据留存技巧”提问,王欣律师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截取APP派单记录、薪资明细等电子数据强化举证效力。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兴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