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党建引领,为新就业群体“升温赋能”

广东党建杂志
2022-07-12 23:0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不断壮大。 如何延伸党建工作在新就业群体中的触角,进一步增强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引导推动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基层治理新格局,在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上更好发挥作用?这为我们带来了新思考和新课题。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不断壮大。

如何延伸党建工作在新就业群体中的触角,进一步增强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引导推动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基层治理新格局,在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上更好发挥作用?这为我们带来了新思考和新课题。

本期深圳市龙华区案例,对在新就业群体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新路径作出了有益探索,提供了一个党组织与新就业群体“新”心相融,党建工作与新就业群体同向成长的参考借鉴。让我们一同聚焦,一道思考。

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是服务城市居民的重要“摆渡人”,但忙于为大家带来便利生活的他们,却往往存在职业尊荣感、城市融入感不高的困扰。

在深圳市龙华区,在新就业群体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有关实践,正在为破解这一难题寻找钥匙。龙华区委以提升工作“温度”,传导工作“力度”为破题思路,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实施关爱新就业群体“暖蜂工程”,着力打造一批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的党建创新项目,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如今,在龙华区的党群服务中心,“骑手小哥”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累了能歇脚、困难能协调,同时他们在党组织引导下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市容环境、疫情防控等基层治理工作,积极为城市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一场双向奔赴,正在发生。

坚持全员摸排、创新组织设置

当好新就业群体“娘家人”

“支部成立后,党员们有了家,公司有了与党委政府联系的桥梁,发展的动能更足了!”

——韵达速递党支部书记、行政总监 倪军

抓实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首要在于织密组织体系。然而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大多不直接与平台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而是通过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用工协议、兼职等方式建立劳动关系,呈现“去中心化”“去雇主化”“去从属化”的特征,松散的劳动关系使流动党员摸排和党组织建设面临着一定困难。

对此,龙华区委注重创新方法摸排流动党员,坚持部门联动、街社联动、政企联动,以社区网格为单元,动员网格员、联防员等多支力量深入外卖配送站、快递网点等进行地毯式摸排,并通过“灵活就业群体党员信息登记”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海报等多渠道广泛宣传、深入摸排党员,截至2021年底,累计排查快递员10588人、外卖送餐员39061人。韵达速递公司党支部依托遍布在城中村、产业园区的党群服务阵地,为新就业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在服务中拉近和他们的距离,从而摸清人员结构、作息特点、党建工作等有关情况,分层分级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员信息库,做到动态比对、及时更新。

注重创新推进党组织建设,立足新兴领域行业特点规律,积极开拓思路,灵活推进组织覆盖。安排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进驻企业,指导推进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具体事务。在美团公司,专职党务工作者根据企业内部管理特征,创新依托到家业务、到店业务、优选业务、公司事务等不同业务板块成立党组织,使公司党组织实现从党支部到党委的迭代升级。党员数量在党组织成立之初仅有8名,到2022年4月已增至150名。另外,结合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难等实际,积极探索依托快递网点、外卖配送站、司机车队等新就业群体集散点,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15个。

积极推动工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双向发力、同步推进。充分利用工会组织体系,积极发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的平台作用,通过推动流动党员精细化管理、把工会代表作为发展党员重点对象、依托工会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等举措,进一步把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成为新就业群体的“娘家”。截至2022年1月,累计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企业建会83家,覆盖新就业群体职工19480名,发展会员12803名。

聚焦创新方法、深化双融双促,

推出党员教育管理“组合拳”

“微党课让人备受鼓舞,不仅加深了个人对时代的理解,更激发了自己融入时代脉搏、拼搏奋进的热情。”

——圆通速递党支部党员 王国豪

党员教育管理质量是影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由于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常年忙于“接单”,工作时间、地点不固定,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居住地及联系方式经常变更,部分新就业群体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存在不规范、不积极的问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整体水平还有提升空间。

龙华区委注重创新方法,加强对新就业群体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在集中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打造“流动党校”“车间党课”“分拣链上微党课”和城中村场景式党课等一批党课精品,强化党员思想引领。龙华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委党校,为美团骑手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强化党员意识。圆通速递党支部将党课搬到生产车间,党支部书记喻国梁讲述分拣链上的“传奇故事”,引领党员在技术创新、弘扬工匠精神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注重应用智慧化手段,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法途径。根据新就业群体高度分散、跨区域流动等工作生活实际,鼓励引导党员通过学习强国平台、“深圳智慧党建”系统加强理论学习。探索依托接单APP等组建线上流动党员党支部,远程联学联动,把分散在不同时空的流动党员聚合在同一网络空间开展党组织生活。落实深圳市相关工作要求,赋予流动党员专属二维码,该码涵盖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参加组织生活、参与志愿服务以及表彰奖惩等情况,推动流动党员积极参加党内活动,享受党群服务中心和暖蜂驿站、司机之家等党建阵地的服务。

突出联合开展活动,促进党员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互融互通。积极联合平台经济企业开展活动,实现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以党建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成效。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区委引导开展“党建引领、文明实践”系列主题活动,组织龙华交警大队和各平台经济企业1000余名骑手开展集体宣誓、签订集体协议、宣传文明城市知识、派发《深圳市民文明手册》、开展“随手拍”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突出多维关爱、融合共洽,

打造城市基层治理“生力军”

“‘暖蜂工程’很赞!非常激动、非常感激、非常振奋,真正体现出‘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

——龙华区民治街道灵活就业行业党支部书记 陶秋实

新就业群体大多具有分布较分散、类型较复杂、工作时间较灵活、人员流动性较大等特点,部分新就业群体城市融入感不强,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需要针对性构建双向服务新机制。

龙华区委创新实施关爱新就业群体“暖蜂工程”,着力打造多维服务体系。建设全省首个美团骑手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集党群服务中心、“暖蜂驿站”、美团外卖骑手专送站点三位一体的党建引领骑手群体新阵地。建成“司机之家”,让货车司机能够“吃口热饭、喝口热水、洗个热水澡、停个放心车”。构建十分钟“暖蜂”服务圈,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憩、充电、解压、应急等30余项服务。目前已经形成包括95个“歇脚屋”、1个“司机之家”、72个“暖蜂窗口”,18个“暖蜂驿站”、67个安心驿站、76个安心小屋、56个“青年之家”、66个妇女儿童之家的服务新就业群体阵地体系。此外,区委探索将表现优秀、熟悉社区情况的新就业群体吸收进入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团区委“青工学堂”线上开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培训专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知识技能培训。还有设立新就业群体关爱基金、“0309”疫情期间为外卖骑手开辟免费临时居住点、提供专属意外保险等等针对性关爱服务举措,让新就业群体从更多方面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关怀。

着力选树典型,形成辐射效应,引领带动新就业群体见贤思齐、创先争优。2021年以来,已有2名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当选区人大代表,3名快递员获评2021年市“最美快递员”,5名龙华外卖骑手荣获市、区五一劳动奖章,还有多名就业群体从业人员获得岗位学雷锋标兵、“先锋骑手”、“社区好人”等奖项。在榜样激励下,2021年以来已有11名新就业人员主动提交入党申请书。

着力培育共建共治新力量,制定激励新就业群体参与属地社会治理、加强骑手关心关爱和权益保障等8项制度,为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推动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上岗上路,率先作示范,提供优质服务。区委组织部发出《致广大新就业群体的一封信》,积极组织新就业群体开展环境卫生清扫、交通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城市眼睛”社区治理项目,组建45支“小蜜蜂”义工队,1031名新就业群体化身城市“移动雷达”,积极参与隐患排查、环境监测等志愿服务。截至2022年4月,累计发现并解决违规停车占用公共资源、公共设施破损等隐患问题515项;累计2938人次参与志愿服务15369小时。今年,深圳“0309”疫情期间,顺丰速运大浪营业部流动党支部书记刘青波带头就地转化为社区防疫志愿者,每日组织50名快递员,承担为社区抗疫工作人员配送餐点、宣传便民热线、开展电话核查人员情况等重要任务,大大缓解了一线抗疫人手紧缺的问题。

党员志愿者正在指引“骑手小哥”在暖心柜提领慰问物品

【点评】

龙华区围绕新就业群体开展党建工作的相关探索,从织密组织体系、深化双融双促、推动双向服务等三个维度发力,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实践路径。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突出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立足实际加强创新。龙华区委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提升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建设质量为目标,结合新兴领域行业特点规律,对传统两新党建以条为主、自上而下的党建工作格局进行继承和发展,深入整合资源,灵活推动组织覆盖,逐步构建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体系。

突出找准有力工作抓手,立足需求加强服务。新就业群体既是城市生活的服务者,也是城市党建的服务对象。龙华区委把企业的发展需求和新就业群体的现实需求有机结合,把握服务这个关键环节,构建多维度、广覆盖的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常态化关怀体系,通过阵地建设、群体赋能、民生兜底等举措,不断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拉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与平台经济企业的距离,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党建惠企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突出纳入基层治理体系,立足融入加强引导。新就业群体来源广泛、构成复杂、流动频繁、社会影响力大,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对象和重要力量。龙华区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通过一系列引导和凝聚新就业群体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项目,力促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发展,走向治理中心,不断增强归属感、获得感,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逐步探索形成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的长效机制。

——深圳市委组织部组织四处处长 孙政

【交流讨论】

深圳市龙华区有效引领新就业群体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阳江市推进相关行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抓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点等场所,整合服务资源,在新就业群体集聚区建设“驿站”,常态化开展“送关爱、送保障、送温暖”等暖心活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阳江市委组织部 杨坤钢

深圳市龙华区将政治引领、服务群众、关心关爱、社会治理紧密融合起来,打造了亮点和品牌,走出了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党建的新路子、新模式,为其他城市推进两新党建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经验和借鉴。

——肇庆市委组织部 杨龙

深圳市龙华区对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进一步扩大了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潮州市出台《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若干措施》,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为新业态“赋能聚力”,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投身潮州经济社会发展,正可以相互参考借鉴。

——潮州市委组织部 陈桂鹏

深圳市龙华区以党建引领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探索,对我们持续聚焦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为重点的两新党建工作,注重以组织体系建设“塑形”、队伍建设“聚力”、服务促进发展“赋能”、体制机制建设“凝心”,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提供了有益借鉴。

——揭阳市委组织部 吴胜鑫

编辑 朱恒鑫 审核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