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首场成功演出之后
当地时间
4月26日中午12点和晚上7点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
继续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两场
受首演热度影响
26日晚场门票全部售罄
午场门票也几近售罄
当地时间4月26日,莫斯科气温骤降,观众们热情不减,顶着寒风,早早来到莫斯科大剧院外,排队有序入场。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
以“追光逐梦,奋斗不息”的
深圳精神
感染并打动了俄罗斯观众
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
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让两国人民的心灵
在舞台上紧紧相连
中国功夫在俄罗斯拥有众多粉丝。俄罗斯推广汉学协会会长万山翠告诉记者,“功夫”在俄罗斯人心中是排名第一的中国文化符号。
15岁的俄罗斯姑娘瓦伦蒂娜·维特尔是“青年龙”武术中心的学生,她学习咏春拳已经好几年,非常喜欢这门武术。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套路女子长拳冠军达里娅·塔拉索娃亦亲临莫斯科大剧院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演出现场。她沉浸于“舞武融合”之美,分享说:“我学习过武术,咏春拳是‘必修课’。看到舞剧《咏春》将武术与舞蹈完美融合,我都想参与其中。”
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玛利亚·雅年科高度评价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说:“今天非常高兴能看到这么好的演出,非常感动从这个舞剧中看到了奋斗、努力的哲学思想,而且剧中音乐也很完美地呈现整个剧情。”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
在莫斯科大剧院的2天3场演出
不仅现场观众热情如潮
更在俄罗斯媒体和
社交媒体平台上
掀起了一股热浪
塔斯社报道截图

——时代通讯社报道

——喀山文化报
26日午场的演出
吸引了许多观众
其中不少是受到俄媒报道的吸引
而临时购票入场的
帕基·德尼斯一家是狂热的艺术爱好者,26日中午,他带着太太和孩子一起前来观看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帕基·德尼斯对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舞台设计和灯光效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和图片博主。在演出间隙,他拍摄了大量照片。他说:“我们全家都是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今天看完《咏春》,我想说,它的艺术性不亚于俄罗斯芭蕾。”
俄罗斯芭蕾舞者安娜·伊万诺夫娜·斯米尔诺娃也观看了26日午场的演出。她对演员们展现出的身体柔韧度、协调性和爆发力表示惊叹:“老实说,有些动作我们做不到。”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俄罗斯伉俪叶莲娜·施耐德和丈夫米哈伊尔·施耐德认为,在俄罗斯观看《咏春》具有特别的意义。叶莲娜·施耐德说:“今天,了解中国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两国关系良好,文化交流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她还告诉记者,演出日正好是她与丈夫的结婚纪念日。她表示:“米哈伊尔·施耐德今年70岁了,我决定送他一份特别的礼物。当我看到《咏春》的演出信息时,我立刻决定带他来观看。这真是难忘的一天。”
完成莫斯科3场演出之后
4月27日
《咏春》团队将前往圣彼得堡
于4月30日至5月1日
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
再演3场
继续在俄罗斯的
“追光之旅”!
此前链接:
采写|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刘莎莎/文 耿超逸/图
视频|深圳报业集团特派记者 耿超逸 刘莎莎 玛丽娜 张瑜/摄 罗锶淇 吴瑞玲/剪辑
编辑|欧阳晨煜
审读|吴剑林 桂桐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