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到,“带娃”就成了很多家庭的难题,不少家长陷入“上班没空管、居家不放心”的两难境地。如何让孩子在安全、快乐又能得到收获的环境中度过假期,成为不少家长心头的“暑期忧虑”。
为此,福田区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福田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妇联、各街道,推出“福家•无忧假期”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统筹政府、市场、社会各方资源,组织起“家门口”的托管服务,让家长们“假期无忧”在福田成为现实。
梅林街道龙尾社区“福家·无忧假期”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托管难”,难在“场地在哪、谁来管、经费谁出、精准针对有需求的群体”。福田区坚持党建引领,抓住场地载体、运营主体、精准触达“三个关键”,整合社区、园区等各类场地,以“公益+运营”模式撬动各类社会资源,面对各类群体实施半日班、全日班、多日班等暑期托管服务811期,惠及有实际需要的特殊群体、新就业群体及“双职工”家庭群体儿童超4.5万人次。
在福田,暑期带娃不再只是一家之责,而是全社会的温情接力。
整合学校、社区、园区、小区各类场地,包括党群服务中心、图书馆、体育场、园区配套空间、“邻里之家”等107处场所,实现托管点位多方面供给。
梅林街道下梅社区“福家·无忧假期”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梅林街道依托新一代产业园园区配套空间,面向辖区企业员工子女,推出“无忧假期•小小科学家夏令营”。
香蜜湖街道农园社区链接垃圾分类科普馆场地资源共同开展香蜜湖畔探自然,农园亲子共成长——农园社区研学之旅。
福保街道石厦社区利用辖区内杨侯宫、篮球场、大榕树、碉楼等资源,实施美好社区儿童共享暑期全日托项目。
运营主体多元参与
“福家·无忧假期”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由社区党委、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具体组织,更有超3000名辖区党员及家长、大学生、教师志愿者主动加入。
福田街道福山社区“福家·无忧假期”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福田街道圩镇社区招募近40余余名大学生、高中生志愿者,开展“小手牵大梦,暑假共成长”圩镇社区暑期班,为暑期班服务注入青春力量。采取“政府补一点、家长出一点、民微助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筹措各类资金,保障良好运营。
华富街道华山社区通过“公益+运营”的模式,撬动企业出资近万元,推出“幸福华富”之华山社区青少年暑假系列活动项目。
梅林街道梅林一村社区链接深圳市水情教育基地场地,联合中国人寿汇隆支公司、福田区禁毒委员会等单位,提供价值约1.16万元的手工活动物料,开展心理健康团辅、围棋、合唱等各类公益活动23场。
需求导向精准触达
园岭街道南天社区“福家·无忧假期”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福家·无忧假期”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对接不同人群,让服务“靶向落地”:针对“双职工”家庭刚需,全区开设76个全日班,园岭街道家长一句“孩子放在街道的全日班太放心、太省心了”,道出了最真实的获得感。
针对新就业群体实际情况,华强北街道联合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运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开展专业又暖心的儿童托管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家长安心工作;针对儿童成长需求,推出“气象小博士研学”“红树林生态探索”“非遗体验”等特色活动,让托管不只是“看管”,更是“成长赋能”。
同时,福田区还面向121名特殊家庭儿童,开展公益托管服务,充分展现“首善之区”担当作为。
群众事,无小事。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发力,特别是社会力量参与,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实施路径。
通过实施“福家·无忧假期”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福田区有效整合和撬动了各类资源和力量,取得了一定成效,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又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张敬媛 二审 玄伟东 三审 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