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05%,深证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0.31%,北证50涨0.63%。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17403亿元,较上日缩量2433亿元。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

板块题材上,AI应用、军工装备、商业航天板块活跃,锂、海南板块调整。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当下风险提前释放给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布局2026年的契机
全球风险资产的波动表面是流动性问题,本质是风险资产对于AI单一叙事过于依赖,当产业发展速度(尤其是商业化)跟不上二级市场的节奏时,适当的估值修正也是一种纾解风险的方式。在此之前,对A股而言,稳健回报导向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在增强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在增量资金越来越多的以左侧稳健型资金为主的资金生态下,A股/港股未来可能更多地像美股一样出现“急跌慢涨”,对需要增配权益的投资者而言,当下风险的提前释放给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布局2026年的契机。
兴业证券:随着海外风险释放带来的影响逐步消化,中国资产有望迎来修复
11月以来,受联储降息预期回落、“AI泡沫”言论影响,全球风险资产跟随美股同步调整,近期A股与港股的波动也随之加剧。但往后看,海外冲击影响下中国资产已调整出性价比,随着海外风险释放带来的情绪冲击逐步落地、消化,中国资产有望凭借自身独立逻辑迎来修复。“以我为主”布局修复行情,景气预期是重要抓手。根据一致预测,明年高景气(26年预测净利润增速>30%)行业可以概括为AI产业趋势、优势制造业、“反内卷”、内需结构性复苏四条线索。对于科技成长板块,重视叙事转变和内部“高切低”带来的机会,包括AI端侧和软件应用(传媒、计算机、人形机器人、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军工。对于顺周期板块,重视当前估值合理、明年景气预期向好、估值修复可持续的方向,包括“反内卷”&涨价资源品(化工、建材、钢铁、能源金属、贵金属)、农业、新消费&服务消费(休闲食品、教育、出行链等)。
浙商证券:切勿盲目杀跌 盯券商、等待弹性重扩张
展望后市,考虑权重指数本周才“刚刚”跌破趋势线,且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尚未平息,浙商证券认为短期仍有惯性调整、逐步收敛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四季度市场风格的“再平衡”,部分宽基指数的回调已较充分,在当前位置再无必要盲目止损。从更长周期看,浙商证券认为系统性“慢”牛仍未结束,并有望在调整后进入“二阶段”。
(资料来源:同花顺、澎湃新闻、金融界)
转载请标注来源读特客户端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邓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