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曹爱勤博士合作建立的“曹爱勤(深圳宝安)工作室”正式揭牌。活动现场,曹爱勤收中心宝新戈、宝龙雨、宝松亮、宝新望四名孤残青少年为徒,并颁授《师承关系证书》。
曹爱勤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人物画专业博士毕业,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曹爱勤表示,去年她来到宝安福利中心,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她深受感染,作为传统技艺的从业者,孩子们的艰苦付出让她感同身受,震撼之余,也激起了她为这些孩子们做些什么的强烈愿望。今天如愿成立了工作室,工作室将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让非遗之美浸润心灵,让工艺之力锤炼双手。作为孩子们的导师,她将倾囊相授,帮助孩子们领悟执着专注、坚韧不怠的工匠精神,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让福利中心的特殊儿童们在创作中重拾自信,成为非遗文化的继承者与创新者,在作品中传递心声,最终与社会温暖相拥。
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工作室的成立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儿童福利事业‘双向奔赴’的里程碑。我们希望通过工作室的建立,让孤残儿童不仅获得非遗技艺提升,更是期望孩子们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在文化传承中重塑身份认同,在艺术创作中建立自信、发掘潜能,更好地走向自立、融入社会。”
据了解,该中心有一群特殊的青年,尽管身体条件受限,却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各自的人生中绽放出光芒,传递治愈人心的力量。例如宝新戈,他重度烧伤,并且有双上肢功能障碍,语言障碍,他10岁时来到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在宝安区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下,他克服了心灵创伤,学会了勇敢、乐观、坚持。在福利中心,他不仅学会了滑板、书法、视频剪辑等技能,更重要的是,他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和两名小徒弟,并立志成为一名非遗刻瓷传承人。
为展现孤残儿童以强大的内心自驱力努力刻画生命痕迹,砥砺前行追求幸福生活的拼搏精神,传播特殊群体身残志坚、向阳生长的励志故事,2024年5月起,中心还以“心有梦想、遇见未来”为主题,先后在区青少年宫、群众艺术场馆、大型商超和街道社区等地开展了区社会福利中心特殊群体非遗刻瓷、扎染蜡染、绘画串珠等优秀艺术作品巡展,累计吸引近六万人观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有观展群众还通过“12345”政府热线发出书面表扬信。目前,“心有梦想、遇见未来”特殊群体优秀作品展已受邀在2025年5月北京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CISSE2025)首届儿童福利与服务业特别展区参展。
此次合作是宝安区推动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与孤残儿童福利事业融合的又一创新实践。接下来,双方将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曹爱勤(深圳宝安)工作室”为阵地,通过非遗艺术教育为孤残儿童(成年孤儿)提供职业发展机会,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孤残儿童(成年孤儿)更好融入社会,逐步打造成立足湾区、辐射全国的“技艺传承+人才培养+交流展示+非遗助残”的公益艺术交流展示平台,构建“福利机构+大师效应+公益产出”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示范模式。
(受访方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