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入选!深圳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和耕地保护经验获肯定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2023-06-25 16:14

【编者按】

从光明、坪山等地“都市田园”稻菽卷起千层浪的好“丰”景,到工业上楼、产业提容、混合利用带来机器轰鸣、研发突破的强劲经济脉动……深圳持续破解国土空间利用瓶颈以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坚守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系列新模式、新成效,获得自然资源部和广东省政府充分肯定。

6·25“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深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举措和亮点。在希望的田野上,深圳正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深圳组织开展6·25“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图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

粮安天下,地为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浓墨重彩提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深圳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在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期间,是全省21个地市中落实耕地保有量情况最好的城市。

近年来,深圳严格落实耕地占补、进出“双平衡”等制度,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耕地保有量,将国家下达给深圳的耕地保护任务,带图斑、带位置落实,划实红线,锚定新一轮规划耕地保护底盘,创新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易地代保工作,划足划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有效保障了未来城市发展空间需求。而深圳也成为广东省首个成功开展易地有偿代保的城市,为全国探索易地有偿代保工作提供了“深圳方案”。

2019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来,深圳积极开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整改复耕,现状耕地面积连年增加,净增加总计0.33万亩,净增长率7.7%。深圳耕地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2022年在全省耕地保护考核排名大幅上升至第8位。耕地保护工作多次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其中耕地面积最多的光明区获得国务院督查奖励。

一条耕地红线,关乎“国之大者”。2023年初,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对标国策省规、立足市域市情、打通堵点难点,牵头起草了《深圳市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加强耕地保护利用的若干措施》。4月26日,该《措施》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印发实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规划管控、用途管制、监管考核、制度体系等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为支撑深圳高质量发展而打造耕地空间管控最严、布局质量最优、保护利用最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耕地保护利用先行示范区”。对于耕地保有量仅占全国总量的十万分之二的深圳而言,此举具有先行示范的重大意义。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切实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优势,以“长牙齿”的硬举措严守耕地红线,高标准推进现代都市田园规划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指标任务;高标准实施2023“国土空间高质量治理年”十大任务,探索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光明区“都市田园”。(图源:深圳光明)

【典型实践】

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深圳四区首批成功创建

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活动,是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国家级创建示范活动,分土地、矿产、海洋三项。福田、罗湖、龙岗、盐田四区以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核心,以完善政策协同为抓手,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新路,首批成功创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示范期2023-2025年。

福田区建成100余栋超高层建筑,向天空要空间。(图源:读特)

土地资源类入选的福田、罗湖、龙岗三区,主要在五个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一是向天空要空间,统筹考虑提升建筑高度。为缓解新增建设用地供给压力,优化城市功能,建设立体城市,探索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开发利用。福田区已建成招商银行大厦、平安金融中心、中信大厦等超高层建筑100余栋,大大减少资源消耗,以更低的土地成本,支撑更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二是向地下要空间,探索地下地上复合利用。为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提升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罗湖、福田区建成了东门、湖贝中心、连城新天地、车公庙丰盛町等为先行示范模式的地下商业空间,缓解地面空间用地紧张,开创土地复合利用新模式。罗湖探索公共基础设施立体复合利用空间建设新模式、空间经营新模式,释放公共基础设施空间价值,莲塘长岭村建成全省首座地埋式垃圾转运站。

三是向存量要空间,推进土地再开发利用。为解决产业空间老旧的历史难题,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圳产业提容政策以局部空地新建、整体拆建和局部拆建三种方式,为企业产业用地提容增效。福田区以华润九新项目为试点进行产业提容,释放出2.5万平方米产业发展空间。深圳市城市更新形成政府指导、市场主导存量用地单元的全流程运作并谋求多方共赢,有效推动土地再开发利用。罗湖区笋岗-清水河重点片区收回2.2万平方米土地,妥善处置深长油气库拆除,全面启动6个老旧小区棚改,释放产业空间54.2万平方米。

四是引导联合竞买,全面推动产业升级。此举,破解产业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联合投标或竞买土地,节省了用地成本,加速优质企业集聚。罗湖区笋岗-清水河片区成功引进华润水泥研发及供应链总部、闻泰科技华南总部、明喆集团等总部企业,持续推进创意总部大厦、5G智能终端大厦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五是推动工业上楼,建设新型产业基础设施。探索高聚集度下立体化的三生融合,高容积率下选合理的空间布局,高质量发展下有竞争力的智慧厂房和可持续的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的利益平衡机制等核心问题,将工业空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加以保障,大力实施工业上楼优质产业空间行动计划,向企业提供工业上楼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龙岗区以宝龙科技城龙东上井为试点打造 “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供给”的产业空间,彰显三生融合、三创结合、三个平衡的新型制造业园区。

六是加大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通过优化城市土地功能结构,赋予地块的功能用途更多包容性、兼容性、灵活性,使土地用途管制更加灵活,更好满足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以及空间治理要求。龙岗区宝龙科技城片区改革试点地块作为二、三产业的综合开发和混合利用的创新案例,实现了片区土地在横向与纵向上功能兼容、空间联动,有效促进片区内产业的规模集聚和组团发展,提高片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树立新型科技城区全球先锋样板。

盐田区向海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海洋城。(图源:美好盐田)

海洋类方面,盐田区积极向海发展,在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海洋城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全力助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立足“国际航运枢纽和离岸贸易中心”定位,全力创建全域国际海洋城。坚持创新驱动、跨越发展,打造海洋新兴产业高地、海洋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区;坚持开放交融、合作共享,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消费目的地和国际海洋文化交流合作先锋地;坚持双碳引领、三生融合,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先锋区。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实施《盐田全域国际海洋城空间规划纲要》,深度融入全球高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突出开放性与国际化;推动建设港产城融合示范者、科研海湾整合者、深港海洋合作探索者和海洋意识建构先行者,重点发展4个海洋产业、打造“1+3+2”海洋服务基地、完善5项蓝色基础设施、营造海洋文化新空间体系。加快推动海洋重大项目实施,深圳港区东作业区智慧港口示范工程、绿色航运基金、国家级海洋资源交易平台海洋资源交易中心等先后落地。

(原标题《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深圳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和耕地保护经验获肯定》)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