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蓝皮书:我国迈向新经济社会形态的新社会转型阶段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2021-12-25 10:07

12月25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社会蓝皮书:202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并指出,在“十三五”规划成功实施、取得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上,2021年,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又取得了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生态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成就,特别是经济社会渐露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愈发清晰可见。我国迈向新经济社会形态的新社会转型阶段。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下,2021年,我国有效控制了多次疫情反复冲击,经济继续保持正增长发展势头。”该蓝皮书主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指出,第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8.3%、7.9%、4.9%,预计第四季度的增速仍将有所放缓,但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仍可达到8%左右。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韧性仍然是很强的,但依然面对诸多不确定性的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新发展理念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新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共同富裕发展战略正在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向着新的形态转型,新的社会形态正在建构中。

该蓝皮书称,首先,我国经济治理框架出现新的转变,从过去“小康社会建设”的速度优先,转向“共同富裕建设”的平衡、安全、自主可控与公平优先。具体表现为,2021年政府对金融科技、互联网平台、娱乐游戏、加密货币、碳排放和碳中和、校外培训以及房地产等领域的监管开始升级,出台了多种严厉的监管政策和措施。所有这些表明,我国正在将防控风险、强化自主产业链、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平作为经济治理的重要目标。其次,国家对那些事关民生事业、共同富裕、“卡脖子”高技术研究、医药卫生、新能源等领域给予倾斜性支持,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优先方向。最后,社会结构也开始新的变化,城乡二元边界、一二三产业边界、区域边界等许多传统的社会边界趋于消解、模糊化乃至融合、重塑,新的社会形态正在形成之中,进入新社会转型时代。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过程中,各地都瞄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教育资源城乡均等化配置,医疗卫生健康资源向乡村下沉,生产要素特别是人、资本、就业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和转换;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城乡融合同步推进;城乡文化也开始出现交融、互相渗透等。当然,这种转型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但是现在不论从政策取向还是实际行动上都开始表现出来,在2021年尤其明显。

该蓝皮书认为,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要召开,对引领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但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然严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会形成新的挑战。要实施更加有力的就业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高就业质量。要继续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民生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更好地统筹社会发展与社会安全。要把共同富裕建设从点到面推开,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进一步缩小各种收入差距。要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使它们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

原标题:《社会蓝皮书:我国迈向新经济社会形态的新社会转型阶段》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