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污染底泥处理处置背后的创新密码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通讯员 吴晓东
2021-01-04 09:49

冬日的深圳,阳光依然和煦。在茅洲河中游碧头地铁站附近,透过葱茏的碧道,隐约能听见机器的轰鸣。如果不是大门口的门牌提醒,偶然到访者可能想不到,这里竟然是一座开展污染底泥处理处置的工厂。

茅洲河底泥厂厂区旁的步道,目前已对市民开放。铺设所用的材料就是茅洲河底泥资源化利用后的产品。

2020年12月23日,深圳市召开2020年深圳质量大会,颁发2019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荣获本次市长质量奖银奖,是本次20个获奖单位(项目)中唯一生态类奖项。

攻关:破解底泥处理处置世界性难题

2016年,深圳市经过审慎研判,通过公开招标,引进大型央企中国电建来啃茅洲河这个“硬骨头”。面对这条被称作“深圳脸上的一道疤”的母亲河,中国电建治水团队运用中医标本兼治整体观、系统观,创新提出了“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理念,为茅洲河治理绘制了一张崭新的蓝图。

但摆在茅洲河治水人面前的,尚有许多难题。而污染底泥处理就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也是水环境治理领域的世界性难题。茅洲河中,积累了几十年的河道污染底泥,总量达400多万立方米,且污染程度不一,成分十分复杂。在实现雨污分流、严控入河污染物的基础上,迅速清除严重污染的黑臭底泥,避免水体改善后再被底泥中蓄积的高浓度污染物污染、形成反复、大幅延长工程见效时间和影响治理效果,是茅洲河治理的关键之一,也是治本之举。

在大量取样、试验、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中国电建创造性提出了污染底泥工业化处理技术。该系统技术重视前置预处理,在实现污淤泥逐级分离减量化、无害化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再生,直接在茅洲河综合整治中加以利用,多余部分还可供应社会消纳,不仅大大降低后期处置的技术难度,还大幅减少了处置量。

茅洲河底泥处理厂鸟瞰

2016年5月,亚洲最大、国内第一座工厂化、现代化底泥处理厂——茅洲河1号底泥厂在茅洲河畔落成,月处理能力达15万立方米,具备年处理底泥100万方的生产能力。四年多来,300多万方底泥通过清淤船、输泥管等从茅洲河干支流输送到底泥厂,处理后形成余水、垃圾、余砂、余土四种产物。其中,余水经过处理后达标还河;垃圾运往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余砂清洗后资源化利用,成为建筑用砂;余土,一部分用作工程回填土,一部分作为原料制成陶粒,而用陶粒制成的各种透水砖,透水性能良好,已成功应用于茅洲河沿河景观带建设,在茅洲河治理中真正实现了底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生利用。

茅洲河底泥资源化利用后的各类产品

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从2016年茅洲河的第一铲污染底泥挖掘,到2020年6月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全面完工,茅洲河底泥处理厂也见证了深圳母亲河的蝶变。2019年,茅洲河水质实现历史性突破,17条干支流稳定消除黑臭,共和村国考断面提前一年两个月达到国考水平。茅洲河的成功治理,为深圳市全域消除黑臭水体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电建用专业和情怀,践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创造了中国城市水环境治理技术的样板标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先行示范的成功经验。

而这背后,是连续数年的高强度研发投入。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自成立之初,扎根深圳这片创新的热土,坚持技术立身,研发经费投入始终保持在营收4%—5%左右,大幅度高于全国和广东省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平均水平。数年来,围绕底泥工业化处理和资源化再生利用领域,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已取得发明专利二十余项,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等合计达三十余项,完成底泥工业化处理与资源再生、余土重金属稳定研究等重大专项科研课题二十余项,完成相关企业标准、工艺工法三十余项,部分企业标准已转化为深圳市地方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并且,企业也在创新中受益,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2020年营收预计将达到20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高达70%,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环保企业集团。与此同时,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正带着在茅洲河治理实践取得的成果,在雄安新区、广州、福州等地推广、运用,成为城市水环境领域具有先行示范意义的深圳模式和深圳经验。

编辑 高原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通讯员 吴晓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