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中石化胜利油田”,到大型综合国有企业“宁夏煤业”的矿井,再到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集团的生产基地,背后都有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福田的企业充当安全防控的“AI大脑”。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一颗颗“AI大脑”,依靠“AI芯片+AI视觉智能技术”实现。它们都由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鲲云科技”)自主研发。
2020年,鲲云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数据流AI芯片CAISA,通过架构创新,用更低成本实现更高算力,芯片利用率高达95.4%。目前,鲲云科技的落地应用案例已超过5000个,遍布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30多个行业,真正实现了用“中国芯”为千行百业装上“千里眼”和“智慧大脑”。
(视频剪辑:黎昭欣)
用“中国芯”为千行百业装上“智慧大脑”和“千里眼”
鲲云科技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一家人工智能算力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副总裁栾丽红介绍,鲲云科技针对能源、化工、电力、城市等行业领域的数字化需求,提供算力、算法、平台一体化的智能解决方案。底层核心技术是鲲云科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量产的数据流架构AI芯片。通过架构创新,实现高性能低时延的数据处理,芯片利用率高达95.4%。
落地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中,AI芯片加上行业算法就可以成为一个“智慧大脑”,让传统的摄像头等硬件设备化身为“智能千里眼”。
鲲云科技的产品矩阵。
以智慧矿山的应用为例,为了保障工人安全,一座矿往往会配备数百个,甚至数千个摄像头来对矿井环境状态和人员作业行为进行实时监测,例如工人是否佩戴了安全帽下井,是否在井下抽烟等。在过往的传统工作方式中,安保员工是摄像头数据监测的主力,效率和响应处理的速度无法保证。而现在在AI的加持下,小时级别的响应时间变为秒级。
“我们的智慧矿山AI视频分析系统覆盖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5大环节,可提供7x24小时的实时智能化分析。”栾丽红介绍,具体的检测场景除了安全帽佩戴、井下抽烟外,还包括矿灯佩戴、离岗检测、睡岗检测、井下人员超限检测等近30个场景,采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鲲云科技的这一套“智慧大脑”和“千里眼”组合拳,还被应用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集团的生产基地——负责监测人工巡检难以及时发现高空作业安全带脱落、绝缘鞋穿戴不规范等细节违规、火灾初起阶段的预警等。
鲲云科技的AI视频分析方案应用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集团的生产基地。
在深圳福田,鲲云科技也与市、区政数局和应急局等部门合作落地了一系列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比如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监测、机动车违规停放监测、违规占道施工监测、路面井盖缺失监测等。
记者了解到,鲲云科技落地的应用案例已积累了5000多个,遍布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30多个行业,真正实现了用“中国芯”为千行百业装上“千里眼”和“智慧大脑”。
2023年底,鲲云科技发布新一代可重构数据流AI芯片CAISA 430,相较于上一代芯片具备更强的通用性、更优的编解码能力,基于国内成熟的12nm制程工艺生产,峰值算力为16TOPS,全面适配DeepSeek R1推理模型,为视觉、语音语义及行业大模型等AI应用提供高质量算力支持。目前,这款芯片已投入量产。栾丽红透露,今年开始,针对AI视频解决方案,鲲云科技也开始基于大模型强化视觉模型,通过大小模型协同、CNN-Transformer 融合架构等前沿技术,推出一系列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算法混合的识别方案,实现“高精度识别+高并发响应”的双重突破,进一步提升AI视频分析的实际应用效果,降低AI应用的落地和使用成本。
鲲云科技自主研发的可重构数据流AI专用推断芯片CAISA。
从福田启程,见证“科创高地”崛起
2024年9月,鲲云科技上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从只有数人的初创团队成长为如今的领军企业,鲲云科技仅用了七年。
七年前,鲲云科技团队的办公地点仅是河套地区长富金茂大厦11楼的一间小办公室。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鲲云科技合伙人兼COO王少军博士形容,公司成长的足迹覆盖了福田走向全域全时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的轨迹。
“当时有6个合伙人,其中两位来自香港。”王少军说,考虑到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很发达,产业链配套完整,加上营商环境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为了方便团队工作,公司在福田安了家。
2019年,鲲云科技搬到了14楼,办公空间不断扩大,团队成员也增至40多人。同年,福田区发布了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加快了产业发展的步伐。
鲲云科技CEO牛昕宇博士向参观者介绍星空加速卡。
“福田区在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上走得早、行动快。”王少军感叹,这些年的发展,证明公司选择在福田区扎根是正确的。福田区《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中提出,构建1个区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支撑体系、1个人工智能应用政策体系、推进重点领域10项示范应用的“1+1+10”人工智能应用体系。王少军说,正是因为有这些政策支撑,鲲云科技在成立早期,就获得了很多参与政府支持开放的,人工智能试验场景的机会。
近几年,福田区陆续发布了《福田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5 年)》《福田区全域全时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实施方案(2023-2024年)》《深圳市福田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及“模力福地”十大行动方案,为企业进一步提供研发、资金、运营支持。鲲云科技作为AI产业的建设者,持续耕耘在这一领域。
数据显示,福田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0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7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小巨人”企业数量3年增长了7.6倍。
“如今,越来越多AI企业在这里扎根,可以说是一块人工智能的‘小高地’了。”王少军说,作为AI产业的见证者、建设者,他期盼着全域全时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的到来。
编辑 秦涵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徐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