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5年南海伏季休渔收官在即,深圳945艘休渔渔船经全面安全检查整装待发,各渔港码头秩序井然。记者从深圳市海洋发展局获悉,在历时三个半月的休渔期内,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累计开展执法巡查356次、联合执法32次,出动人员2097人次,查获违规案件5宗,完成3次海上救援,圆满完成休渔执法任务。
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休渔期间,深圳以“船归港、人上岸、秩序稳、安全牢”为目标,坚持“五个强化”深化全链条监管,守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好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
2025年6月,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执法行动。
强化渔船管控,筑牢休渔根基。坚持“底数清、动态明、监管严”原则,抓实休渔渔船排查与分类管控。对1248艘渔船拉网式核查,精准区分休渔渔船945艘、免休渔船303艘,建立“一船一档”动态台账。严格船籍港休渔,劝返异地渔船,监管8艘异地休渔渔船,推动4艘本市异地休渔渔船纳入属地监管。联合渔业部门完成303 艘免休渔船资质公示,实现应休渔船“船进港、人上岸”全覆盖。
强化立体执法,净化海域秩序。在加大船队日常巡查的基础上,支队聚焦重点海域、对象和问题,构建“海陆空”立体执法网络。针对深港、深惠交界水域,联合多部门召开4次联席会议,开展6次专项联合执法,强化薄弱时段巡查。严格落实 “三无” 船舶清零要求,查扣11艘涉渔“三无”船舶,清理违规渔具1.56万米,推动销毁19艘历史遗留船舶及泡沫筏,联合印发“三无”船舶联合认定方案,规范相关工作程序。联合市场监管检查4个重点市场,阻断非法渔获销售。依托省海洋执法指挥系统,用无人机巡查,落实“定人联船”等制度,严防渔船违规出航。
2025年5月,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对盐田休渔渔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强化源头治理,织密海上防线。统筹伏休管理与渔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以“人防+技防”杜绝风险。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累计检查渔港45次、登检渔船376艘次,整改隐患63处,申请17.96万元补强渔港消防设施。依托信息化平台和智慧监控系统,24小时跟踪预警,核查 AIS 在线率及船员信息,重点盯防大中型渔船。落实外地及免休渔船进出港报告制度,报告率超90%。面对台风“韦帕”等恶劣天气,落实所有在册渔船做好防御。
强化宣教督导,夯实管理效能。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开展全方位宣传培训,推动休渔规定入脑入心。发送微信短信8000余条,覆盖渔民600人次;开展政策宣贯活动16次,重点宣贯《渔船出海前安全自查指导项目》《渔业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休渔规定,提醒守法合规,鼓励参加船员培训;组织开展消防救生、海上急救等安全技能培训2场,提升参训人员应急能力,为开渔后安全生产筑牢基础。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导检查,及时处理潜捕、射鱼、违法垂钓等投诉60宗,确保休渔制度落地见效。
2025年7月,在台风 “韦帕”登陆前夕,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排查蛇口渔港安全隐患。
强化超前谋划,巩固休渔成果。提前部署“开渔”准备,为渔船出海开展 “安全体检”。针对部分海域执法薄弱问题,派出3000吨级渔政船加强管控。根据广东省统一部署,安排中国海监 9012船赴香港南部至担杆列岛执行开渔联检任务,查获涉嫌未按规定配齐职务船员的渔船1艘,收缴非法网具500米。
据悉,自8月16日12时起,南海将迎来“开渔第一网”。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将持续加强海上巡查频次与力度,全力维护海上生产秩序稳定,切实守护好“海上粮仓”和海洋生态安全屏障。
2025年8月,中国海监9012船赴香港南部至担杆列岛海域执行联检任务。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璐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桂桐 三审 郑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