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把敦煌莫高窟“搬”来了!华南最大规模敦煌展开幕

读特新闻记者 刘欣怡
07-26 21:2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是迄今为止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文物数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

7月26日,备受期待的“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在南山博物馆开幕。该展览是迄今为止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文物数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展品共205余件/套,包括数字复原洞窟6个、临摹彩塑4件、壁画临摹品60余幅、珍稀文物真迹80余件/套。

展览通过“丝路明珠”“佛国圣境”“人间万象”“石室宝藏”“考古探秘”“众心一念”六个部分,结合实物与多媒体展示,全方位、深层次呈现敦煌文化的深邃内涵。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部分文物为国内外博物馆首展,多件国宝级展品和藏经洞数字化成果也是首次亮相粤港澳大湾区。

未展先火,开展首日人气旺

此次展览未展先热,3000张秒杀票、2万张早鸟票一经开售便宣告售罄,自7月21日开放预约通道以来,热度持续高涨。7月26日10点开馆前,读特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南山博物馆门口已排起蜿蜒长队,众多市民游客早早赶来,只为抢先领略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和朋友平时就喜欢逛展,了解到此次展览信息后,第一时间就购票预约了参观。”开馆前就在场外排队的熊奕洋告诉记者,她很想去莫高窟,但今年刚高考完的她因为学业繁忙,一直没有机会,“这次展览开到了家门口就先来看看,日后有机会再去敦煌。”

专业讲解+智慧导览,揭秘未开放洞窟

为提升观展体验,敦煌研究院特别选派了多名专业讲解员来到南山博物馆,为市民游客提供专业讲解服务。“馆内的展品非常丰富,我们讲解时会选择重点展品来讲,一趟下来需要1.5至2小时,讲解结束后,观众大多还会回头自己再详细看一遍。”敦煌研究院讲解员吴素娟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培训深圳本地的志愿者,进一步拓展讲解队伍,以满足更多市民的需求。

此外,记者还在现场看到,展览入口处提供有智慧讲解设备的租赁服务,市民游客可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

“我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了18个年头,此次展出的部分展品,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吴素娟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莫高窟北区出土文物多为首次公开展出,复原的六座洞窟也多为特级保护洞窟,像第3窟和第285窟都属于不开放洞窟,即便如今到了敦煌也无法参观。而莫高窟年代最早的第275窟,此次也是首次实现数字化整窟输出。第320窟的壁画则全部是临摹壁画,让观众能看到更多的壁画肌理与彩塑神韵,直观感受不同时期敦煌石窟的风采神韵。

“整个展览打造得十分沉浸,很多文字、纹样的细节都是1:1还原,特别是一些不对外开放的洞窟,能以这种方式见到让我非常惊喜。”历史爱好者高先生和妻子也第一时间前来参观,他称赞道,能在深圳感受到来自西北大漠的敦煌文化瑰宝确实难得,对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很大意义,希望未来能在家门口看到更多这样高质量的展览。

据介绍,此次展览集结了北凉石塔、回鹘文木活字、蹲狮砖等14件国家一级文物,禅定佛像、《全天星图》等敦煌珍品,展出壁画也多为20世纪40—50年代敦煌研究院的前辈艺术家们临摹珍品,具有极高代表性。

4K穿越壁画+AI敦煌写真,沉浸互动“活化”千年瑰宝

“为了给观众呈现更好的观展氛围,展览空间的规划、色彩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敦煌的文化艺术氛围,还专门做了灯光的设计。”据南山博物馆展览部主任黄海滨介绍,本次展览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丰富文物,形式多样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也为市民游客观展增添了许多乐趣。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推出的莫高窟第285窟数字沉浸体验,借助利亚德公司提供的4K高清屏,让观众身临其境穿越到精美绝伦的壁画世界,打破时空束缚。南山博物馆二层中庭的“衣见敦煌”互动体验,可从30多套AI生成的敦煌主题服饰中自由选择,现场拍摄敦煌壁画同款数字写真,让观众亲身感受敦煌服饰的独特魅力。

“我之前在线上抢到了早鸟票,正好孩子放暑假了,就带他来了解一下敦煌文化。”市民黎女士表示,孩子对互动体验特别感兴趣,已经玩了半小时了。她自己则是对文创产品很感兴趣,买了九色鹿的文创冰箱贴留纪念。

据悉,“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将在南山博物馆持续展出至11月23日。展览期间,还将推出一系列公教活动,包括敦煌学名家讲座、壁画修复体验课、泥坯画制作工坊等,并定期举办周末亲子专场、服饰主题日等特色活动,为公众提供多维度的文化体验。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甘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刘欣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