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基因百宝箱”,体验无人机一日“飞手”,“小候鸟”深圳科技奇旅开启!

读特新闻记者 葛墨含 实习生 涂樱宝 文/图
07-13 12:0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7月12日,由深圳市关爱办主办、读特客户端承办的深圳关爱行动青少年研学实践公益活动启动。

7月12日,由深圳市关爱办主办、读特客户端承办的“深圳关爱行动青少年研学实践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活动聚焦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小候鸟”)群体,组织200余名来自湖南、四川、河南、湖北、广西、甘肃、重庆、福建等地的孩子,开启一场为期数日的沉浸式科技研学之旅。

深圳不仅是“小候鸟”父母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热土,更是一座以科技创新为基因的活力之城。活动旨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团聚时光,弥补其对父母工作城市认知的空白,深度感受深圳创新魅力,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自报名启动以来,活动反响热烈。主办方最终从众多报名者中遴选出200余名“小候鸟”代表。他们将在“智启未来,创梦鹏城”的主线下,沿着“生命科学探秘”“智造科技启航”“智趣冰雪交融”“学府未来领航”“绿色能源先锋”等多重主题脉络,深度探索深圳的科技基因。

首日启程!探秘生命密码,翱翔低空未来

研学之旅的首站聚焦“生命科学探秘”与“智造科技启航”。7月12日,“小候鸟”先后走进华大时空中心和宝安低空经济服务中心,开启科技探秘。

当日上午,孩子们来到华大时空中心。作为华大集团全球总部,华大时空中心坐落于深圳盐田区,是一个集科研、办公、生活与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群,总面积超过 30万平方米。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一中心不仅承载着集团的日常运营,更引入了时空组学实验室、合成实验室、质谱实验室等尖端研究设施,致力于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攻关与应用拓展。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小候鸟”化身“基因解码员”,了解了中国基因领域的发展情况和华大基因发展史。老师向“小候鸟”介绍了全球最高通量的基因组测序仪 T20,以及它的测序原理和产业应用,让“小候鸟”更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基因的神奇之处,深刻了解到中国基因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华大基因的发展历史,更认识到了科学家的伟大。

探索不止于听与看。在实验室,“小候鸟”亲手提取香蕉DNA。“第一次在真实验室做实验,太有趣了!我想带回家给爸妈看。”来自重庆的曾同学(化名)兴奋地说。亲手实践让抽象的生命密码变得具体,点燃了观察与思考的火花。

当天下午,“小候鸟”来到宝安低空经济服务中心。低空经济服务中心坐落于西乡街道大铲湾蓝色未来科技园9栋,总建筑面积约1.78万平方米。在这个现代化的科技中心,他们学习低空经济的基本知识,了解低空经济的前景,近距离参观了新型无人机。

孩子们还通过游戏的方式,沉浸式地体验了无人机飞行和飞机着陆的设备。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创新科技带来的未来感,更体会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体验了科技赋能的乐趣。来自河南的刘同学(化名)笑着说:“刚开始操作模拟飞行设备时感觉有点难,但飞起来的感觉太棒了!”

爱心助力,点亮科技梦想

值得关注的是,腾讯志愿者协会在活动中捐赠了1000个“智慧口袋”,为“小候鸟”的研学之旅提供支持。主办方表示,后续将有更多爱心企业加入,共同为孩子们创造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首日的科技奇旅圆满结束,孩子们带着亲手提取的DNA样本和模拟飞行的兴奋记忆满载而归。在接下来的研学日程中,200名“小候鸟”还将化身“冰雪探索官”和“学府逐梦人”,走进冰雪主题科技场馆,探访深圳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

据介绍,整个研学之旅将通过实地探访、深度互动、动手实践与文化浸润等多元形式,让孩子们全方位感受深圳这座城市的澎湃创新活力与独特文化底蕴,并由此深刻理解父母作为城市建设者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与卓越贡献。

据悉,“小候鸟”深圳研学活动是一项持续性的公益活动,关注新业态劳动者因外出务工而无法照顾孩子的问题。自2023年7月首届“关爱新业态劳动者——小候鸟研学”活动启动以来,市关爱办先后携手多方力量,连续三年于寒暑假开展了上百场活动,为数千名孩子打开了探索世界的新视野。

去年,深圳关爱行动青少年研学实践公益平台成立,平台将进一步整合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携手推动研学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让“小候鸟”研学成为深圳关爱行动的闪亮名片。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葛墨含 实习生 涂樱宝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