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废水排放!深企全球首发正负极材料闭环回收解决方案

深圳特区报记者 段琳筠
05-17 08:5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电池行业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思路

正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深圳电池产业大放异彩。展会期间,深圳企业贝特瑞全球首发正负极材料闭环回收解决方案,这样的场景也具象化映现出深圳电池产业发展“风正帆扬”奋楫争先的良好势头。

正在举行的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前来参观选购。 深圳特区报记者 毕晗 摄

贝特瑞发布的“全链新生”正负极材料闭环回收解决方案,系通过全新回收技术实现了从正极黑粉到无前驱体正极材料的超短流程再生,负极则以柔性新生技术实现负极材料的新生。

贝特瑞正极总经理杨顺毅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正负极材料双链回收解决方案,属材料行业首次,体现了深圳新能源新材料企业作为行业领导者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该发布方案中,贝特瑞全球首发无前驱体工艺S正极材料,通过回收料的全新技术处理,锂镍钴锰同时实现不分离新生,大幅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成本,并且实现了零废水排放,当前已具备量产能力,是未来回收及正极材料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在负极回收方面,则通过行业首创负极材料新生技术,解决了负极材料回收杂质、结构缺陷等问题,首发R石墨,碳排放优势明显,为负极材料的闭环回收打开另外一扇窗。

杨顺毅表示,贝特瑞通过和产业链条联动,以全新正极回收技术和负极柔性新生技术,助力电池材料正负极回收闭环,并通过在国内基地、印尼基地、摩洛哥基地的协同,全方位打造海内外循环低碳产业链。

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小祎介绍,从2020年开始,动力电池逐步进入到“退役期”,根据IEA国际能源署数据, 2024年全球废旧电池规模为115GWh,在中性场景下预测,2035年全球回收规模约为1TWh。深圳贝特瑞的正负极材料闭环回收方案可以说为电池行业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思路。

与此同时,李小祎也呼吁行业形成共识,加速绿色转型,为深圳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创新和可能。

据悉,去年以来,我国“新三样”锂电池、光伏产品和电动汽车的出口表现强劲。深圳“新三样”成果格外引人注目,2024年全年出口996.9亿元,增长11.5%;2024年全年深圳锂电池出口达651.2亿元。今年一季度深圳锂电池出口合计156.6亿元。

深圳电池产业近年来不但集聚了比亚迪、贝特瑞、德方纳米、欣旺达等明星企业,而且在电池材料、设备、制造、加工组装及回收再利用等关键环节也形成了强大的资源集聚能力和产业引领动能。

在产业布局上,深圳在电池材料、电芯模组、控制系统、系统集成等产业链条上也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资源,吸引了大批高端人才,从锂离子电池到钠离子电池,从液流电池到固态电池,以及储能技术多元化等方面都确立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产业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同时还出台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和规划,如2023年制定出台了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和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打出了“产业空间+产业基金+财政支持”等组合拳,推动先进电池产业迅猛发展,实现了对千行百业的支撑与赋能。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段琳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