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办在即。自2011年开始专设非遗馆,文博会已发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超级共创平台。在这里,非遗技艺邂逅数字科技,千年文脉涌动创新浪潮,编织起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和美共融的锦绣长卷。
“非遗活化”有无限可能
过去二十载,文博会展现了“非遗活化”的无限可能,为非遗提供了绝佳秀场。去年,甘肃主题馆内,融合非遗“庆阳剪纸”灵感的时装秀艳惊四座。同时,非遗传承人现场飞剪落红纸,配合琳琅香包、皮影等民俗展品,不仅展现出了独特的东方美学,也缔造了庆阳文旅招商推介会59.68亿元文旅签约额的商业佳话。
而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展区,让人在移步换景间看见千年文脉在生活美学中焕发新生。
第十九届文博会上,曾亮相央视春晚的原创舞蹈节目《碇步桥》被搬到现场,以AR视角重现烟雨古韵里的曼妙舞姿。一年后,以“碇步桥”为灵感的大型沉浸式装置又现文博会,展会首日便吸引超万名观众“打卡”。作品既保留了碇步桥“渡人渡心”的东方哲学,又以数字技术重构了传统建筑的空间叙事,成为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惊艳注解。
除了搜罗各种压箱底的宝贝,文博会还令唐三彩的釉彩与AI算法共舞,让苏绣的丝线交织数据流光的轨迹,将敦煌纹样经数字解构重组化作可穿戴的艺术……科技赋能文化、活化非遗,是历届文博大展的鲜明特色,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玩”出花。
撬动新型文化消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也带动新型文化消费,掀起“国潮热”。
近年流行的“马面裙”,让时尚轮回千年之前。在文博会浙江展区,来自浙江嘉兴海宁许村镇的马面裙展位人气爆棚。既有传统改良款,也有时尚新中式,展位负责人表示“现场交易成功率高达50%。平均每10分钟成交1单。”
文博会浙江展台为观众带来精彩表演。新华社发
还有去年首次设立的“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将优质文创产品汇聚一堂。大家不仅能欣赏来自故宫文创、北京工美造办、景德钰青、肃鸣堂等国内最具代表性文创机构的300余件文创产品,还可以将国礼衍生品买回家。同时,“文创中国”通过技艺展演、互动游戏、线上直播等方式,推动线上线下交易,打造好看、好玩、好买的文创“潮”市。
展眼“文创中国”升级
去年,在文博会首设的“文创中国”专题展区,活版印刷、景泰蓝、皮影戏、传统茶艺、苏绣……300余种文创精品现场展示交易、100种“文博会礼物”构筑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诗意桥梁,更印证着传统文化IP的市场号召力。
文博会文创中国展区吸引观众打卡。资料图
今年,依然以文博会“展眼”身份亮相的“文创中国”展区,全新升级。不仅展区规模倍增,主展区从上届1300余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吸引100余家机构、企业和知名IP携重量级文创产品参展。并在全馆增设四个分展区:文脉传承——非遗文化主题展区、创变时尚·东方美学——时尚生活主题展区、中意万象——中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国漫未来——游戏电竞主题展区。
今年还有海量文博“顶流”汇聚,包括国家博物馆文创、三星堆文创、敦煌博物馆文创、深圳市博物馆、深圳众擎机器人等知名IP及机构,同时深度链接专家大咖和专业资源,打造传统文化“破圈”的多元路径,让千年文明跃然眼前,为世界写就中国文创的“高质量答案”。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