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热评|选手赛场失意却收获生日祝福,这份暖心来得太及时!

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11-19 17:4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赛场从不只有胜负立决的残酷,那些超越胜负的温情,才让拼搏更有温度。

当广东奥体中心的计时器定格在46秒96,短跑选手梁宝棠望着男子400米决赛第六名的成绩,难免有些怅然——这位预赛第三的夺金热门选手,终究没能在家门口的全运赛场圆梦。可这份遗憾刚刚冒头,全场观众自发唱起的生日歌突然响起,教练捧着蛋糕走来,队友围着他欢呼,连对手都笑着送上祝福。这场“失意者的生日派对”,让他觉得分外惊喜。

赛场上的运动员,总是展现出强悍的一面。可摘下护具、脱下比赛服,他们也是会疲惫、会失落的普通人,也需要细腻的关怀与贴心的陪伴。一次精心准备的生日派对,不用多么隆重,不必耗费多少成本,仅仅是队友的欢呼、教练的拥抱、对手的祝福,就足以温暖他们的内心。

赛场从不只有胜负立决的残酷,那些超越胜负的温情,才让拼搏更有温度。全运史上最“内卷”的男子400米决赛中,全国纪录保持者刘凯以45秒77夺冠,每一名选手都拼至极限,赛后却放下胜负、相视一笑。广东田径队的教练与队友特意为梁宝棠准备了生日蛋糕,新疆队小将艾力西尔·吾买尔为他唱起生日歌,这般“场上是对手,场下是兄弟”的画面,恰是竞技体育最动人的注脚。

感动藏在遗憾与期许的共鸣里。梁宝棠坦言,决赛中“越想拿金牌越容易急躁”,心态失衡让体能分配和节奏掌控都出了问题。而他的生日愿望格外动人:“希望中国男子400米每一个突破节点,都有我的身影”。这份把个人梦想融入项目发展的情怀,让小小的生日愿望有了大大的格局。

感动还在于年轻一代的“热血与温柔”。曾几何时,中国男子400米项目长期落后于世界水平,如今刘凯、梁宝棠等“00后”选手集体爆发,让项目迎来“人才井喷”,让人们看到中国男子400米项目未来可期。他们既懂得“赛场不相信眼泪”的残酷,拼得全力以赴;也懂得惺惺相惜的珍贵,愿为对手送上真心祝福,携手推动中国男子400米项目实现突破。这种“硬核拼搏+柔软共情”的模样,让我们看到中国体育的未来——不仅有竞技项目的捷报频传,更有团结拼搏、共赴巅峰的精神内核在代代延续。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