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万里送光明!“姚晓明光明行”温暖新疆和田群众,点亮民族同心路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陈建中 张国防 文/图
10-13 00:05
摘要

让爱心跨越山海,让光明照亮更多人的生活,为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摘下纱布的那一刻,我终于看清了孙子的笑脸,困扰我多年的心病彻底给治好了,我心里真的太高兴了!”

10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乔达乡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委会和三名群众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寄到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信中字字句句,满是对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以及“姚晓明光明行”医疗团队的真挚谢意。

术后,白内障患者给医疗团队送来锦旗。

一纸感谢信诉深情:光明驱散多年困扰

今年9月,“姚晓明光明行”公益医疗活动在喀什地区开展。这场跨越山海的行动,不仅为当地白内障患者治好眼睛、重见清晰世界,更以实际行动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在天山南北与南海之滨间,架起了一座传递温暖与情谊的桥梁。

姚晓明在为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方案。

在皮山县乔达乡巴什拉克比纳木村,白内障是困扰村民多年的常见疾病。模糊的视野让日常劳作变得艰难,看不清亲人的面容成了老人们心中的遗憾,对光明的渴望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以前走在村里,连邻居打招呼都看不清人家的脸,更别说下地干活了。”村民艾合麦提·阿润回忆,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视力越来越差,生活渐渐失去往日色彩。直到今年9月“姚晓明光明行”活动的消息传来,才让他重新燃起对清晰世界的期待。

专业医疗暖人心:二十分钟重获光明

“手术过程特别顺利,医生和护士也都特别有耐心,不到一顿饭的工夫手术就完成了。”刚做完手术的村民如孜·库尔班,提起就医经历满是感激。术前,医护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讲解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一点点缓解他的紧张情绪;术中,医疗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仅用二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手术。

如孜·库尔班已经能正常生活了,这是他在喂羊。

9月21日上午,术后第二天,当纱布被轻轻揭开,村民麦合苏迪·喀迪尔清晰地看到身边家人的笑容时,忍不住红了眼眶。他激动地说:“感谢深圳的好心人,让我重新看到了这美好的世界,深圳的医生亚克西!”

麦合苏迪·喀迪尔也能下地干体力活了。

据统计,在深圳援疆前指的大力支持下,此次“姚晓明光明行”活动在喀什地区累计为百余名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帮助他们重获清晰视力。在村民们眼中,这场公益行动不仅解决了健康难题,更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各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是党的好政策,让这么好的医疗资源来到我们身边;是深圳关爱办组织的这个爱心团队,让我们摆脱了疾病的困扰。”皮山县乔达乡巴什拉克比纳木村村民代表在信中写道,这场“光明之约”让大家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各族同胞手拉手、心连心的生动体现。

医护人员在病房内为刚做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检查与护理。

同心筑梦向未来:期盼光明再续航

如今,重获光明的村民们正以崭新面貌投入生活:艾合麦提·阿润重新拿起农具,在田地里忙碌耕耘;麦合苏迪·喀迪尔常常坐在院子里,给孙辈们缝补衣物、讲述过去的故事。大家纷纷表示,会永远铭记这份来自远方的关爱,在党的领导下,与各族群众紧密团结,用勤劳的双手把家乡皮山县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我们特别期盼姚晓明医疗团队能来皮山县开展活动,让更多同乡也能重见光明。”村民们在感谢信中道出了心中的热切期盼。对此,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回应,未来将继续关注新疆偏远地区群众的健康需求,持续推动“姚晓明光明行”等公益项目向更多地方延伸,让爱心跨越山海,让光明照亮更多人的生活,为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陈建中 张国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