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爱乐乐团深圳首秀 以恢宏交响致敬中泰建交50周年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09-20 12:2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19日晚,在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由指挥家卡尔・圣・克莱尔与蔡金冬联合执棒,泰国爱乐乐团以一场兼具原创活力、地域风情与古典深度的交响盛宴,完成了其中国首秀。今年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应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邀请,泰国爱乐乐团以恢宏交响致敬深厚情谊,联袂多位著名音乐家,呈现了一场融汇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高水准艺术对话,赢得了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

音乐会上半场由美国巴德音乐学院美中音乐研究院院长、巴德当代乐团常任指挥蔡金冬担任指挥,以青年作曲家李劭晟新作《鲲鹏万里》的世界首演正式拉开序幕。作为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原创作品,《鲲鹏万里》以情景交织的笔触,将中国绘画中大写意与细微处点描的理念和技法,同深圳包容多元、拼搏争先的城市精神气质结合,创造出一幅瑰丽的城市画卷。“文化因交流而互通,因互鉴而持续发展”,李劭晟在阐述作品创作理念时表示。泰国爱乐乐团对作品的诠释极具张力,通过恢宏的旋律线条与丰富的交响织体,勾勒出鹏城的万千气象。

随后,泰国顶尖作曲家庞那荣的协奏曲《声之三境:响,回,寂》成为全场焦点。这部作品大胆融合泰国传统乐器三弦琴、泰国笙与西方管弦乐编制,创造出独特的声景层次——三弦琴轻盈明亮的旋律如“响”之灵动,泰国笙醇厚绵长的音色似 “回”之悠远,而乐队与乐器的对话、交织与留白,又诠释出 “寂” 的深邃意境。作曲家庞那荣在受访时表示,“我们说的是不同的语言,但我们有着相同文化的根”。

三弦琴演奏家侬萨拉·普克泰颂与泰国笙演奏家帕查亚·“桑”·南塔赛,两位艺术家演奏的民族韵律与乐团的交响和弦精准配合、相得益彰,将泰国传统音乐的韵味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创新完美融合。下半场,在泰国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卡尔·圣·克莱尔执棒下,台上的音乐家们完美演奏了柴可夫斯基《F小调第四交响曲》,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再现作曲家对“命运”的叩问。这部作品对乐团的技巧、音色控制与情感表达均有极高要求。

圣·克莱尔精准的节奏把控、丰富的情感层次引导着乐团在激昂与柔美间自由切换,最终以排山倒海般的合奏将整场气氛推向高潮,全场观众都为这份跨越国界的音乐创造力所动容。在音乐会正式曲目结束后,指挥家圣・克莱尔再度执棒,与泰国爱乐乐团共同返场演绎了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我的祖国》。这一跨越国界的音乐致敬,为整场音乐会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温度,为这个丝路之夜画上了圆满而动人的句号。

深圳资深乐迷罗女士表示,“这场音乐会让我重新认识了泰国音乐!《声之三境:响,回,寂》中传统乐器与交响乐的融合浑然一体,反而碰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来自广州的陈先生则对《鲲鹏万里》赞不绝口:“李劭晟的作品既有东方意境,又具备国际化的表达,展现了中国青年作曲家的创造力。”

演出当晚,深圳音乐厅·金树大厅也迎来了一场兼具文化温度与艺术活力的交流活动。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代总领事常佩瑶(Porpot Changyawa)一行到访深圳并进行参观交流。泰国爱乐乐团演奏家走出演奏厅、走到市民中间,呈现5分钟定制版中国民歌《茉莉花》快闪表演,世界级水准的演出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也让在场来宾对晚上的正式演出更加期待。

本届国际音乐季汇聚众多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顶尖音乐家与艺术团体,在接下来的演出日程中,俄罗斯钢琴家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与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波兰大提琴家杨·柴亚、乌兹别克斯坦巴克霍尔歌舞团等将接连登场,共同织就一幅绚烂多彩的国际音乐地图。

(图片由音乐季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