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者说》第20期|陈珊:将小众运动带入城市公共水域,重塑中国赛艇运动版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
09-02 10:00
摘要

本期节目走进和鹭赛艇俱乐部,对话创始人、深圳市赛艇协会会长陈珊,聆听一位“背向终点的破浪者”如何将一项小众运动带入城市公共水域,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一项运动与一座城市共荣共生的非凡历程。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联合“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推出的大型访谈节目《破局者说:深圳创新创业故事》,聚焦于这座城市创新创业浪潮中的标杆人物与故事。

本期节目走进和鹭赛艇俱乐部,对话创始人、深圳市赛艇协会会长陈珊,聆听一位“背向终点的破浪者”如何将一项小众运动带入城市公共水域,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一项运动与一座城市共荣共生的非凡历程。

从“臭河”启航:一位跨界者的初心与愿景

陈珊的创业始于一次跨界的热爱。曾任职于金蝶软件的她,在2015年接触赛艇后便被深深吸引。但回到深圳,她面对的却是无处可划的尴尬和遍布全国的行业空白。站在公司窗前,望着窗外污染严重、散发着异味的大沙河,一个梦想的种子悄然萌芽——如果能在这儿划就太好了!

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却得到了深圳这座“非常善于聆听的城市”的高效回应。“星期三去申请,当天下午就带人来调研,星期五就已经出了一个决策。”政府的迅速支持,让梦想照进现实。然而,起步维艰,最早的基地只是一个用工地围挡搭起的棚子,夏天蚊虫肆虐,冬天寒风刺骨,与棚内价值百万的精密赛艇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正是在这片“劣五类水”的“臭河”上,陈珊立下了超越商业的使命——让每一条河流更加美丽。

绝处逢生与全国布局:在挫折中重塑行业模式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陈珊最初立志做一家体育科技公司,却因市场基础为零而折戟沉沙,“差点破产了”的残酷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这次挫折让她幡然醒悟,果断战略转型,从搭建最基础的训练基地和俱乐部做起,先培育用户,再图发展。

这次转型“果然马上活过来了”。俱乐部迅速吸引了深圳多所名校的学生,从“不及腰的小娃娃”培养出“一米九的少年”,并输送人才至省队乃至专业队。在此基础上,赛事运营和国际交流业务也蓬勃开展,每年举办二十余场赛事,构建了健康的商业模式。站稳脚跟后,和鹭开始了创新的全国化扩张,将源于深圳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至今已布局六大基地,成为行业标杆。陈珊自豪地定义了这一成就:“在国外没有我们这种经营性的俱乐部,我们做的很多模式都是创新的。”

“背向终点”的哲学:与城市共生的梦想与未来

陈珊的创业哲学,与赛艇运动的精神内核完美契合。她常用赛艇来比喻人生:“赛艇是背向终点的……你看不到终点,但是你每一桨都必须全力以赴。”这种在不确定性中保持信念、拼尽全力的精神,正是她穿越创业迷雾、克服重重困难的力量源泉。

她的故事,是个人梦想与城市发展交响的典范。她亲历并推动了大沙河从“不可触碰”的臭水沟到焕然一新的“城市绿道”的奇迹变迁,她的企业命运与深圳的生态治理、绿色发展同频共振。面向未来,她怀揣着创办“赛艇大学”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的梦想,甚至立志打造中国首家上市赛艇公司。陈珊用她的跨界探索与坚持,诠释了一位破局者如何以“背向终点”的姿态,全力以赴地驶向未来,为城市创造无限可能。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颖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