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颜庆雄
1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前海的四大战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本期“思与辨”就该话题进行讨论。
■ 主持人:王 玥
■ 嘉 宾:林先扬(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
刘 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
陈能军(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副教授)
前海空间拓展有利于聚集更多发展要素,提升自身发展层次,增强国际影响力
主持人:《规划》提出了“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的空间格局,如何解读这一布局?
陈能军:“一心”是前海城市新中心,聚焦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其本质就是对于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配备和集聚提供空间保障。 “一带”是绿色活力海岸带,前海建设始终有着“绿色”底色。“双港”聚焦枢纽价值,联动内循环和外循环紧密衔接,打造高品质国际航空枢纽港和共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五区”聚焦产业价值,为深港两地的产业融合和协同发展提供平台。这是通过差异化和互补性的产业布局,发挥前海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多元化和专业化布局的作用。
刘祥:“一心一带双港五区”描绘了前海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重点平台和产业载体,表明前海要打造要素集聚、产城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塑造蓝绿交织、山海融城的生态格局。“一心”明确了前海作为未来城市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和肩负使命;“一带”强调前海的生态优势;“双港”是前海两大物理空间资源,强调国际物流枢纽功能,发挥空港、海港两大节点链接全球;“五区”是前海大发展的空间载体,经济发展的五大增长极。
林先扬:前海空间拓展有利于聚集更多发展要素,提升自身发展层次以及增强国际影响力。科学规划并引导形成良好的空间格局是前海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 “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的空间布局,空间体系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关联,既有特点又有重点,将前海空间与资源优势转变为更强大的产业与城市发展优势,提升前海产城融合的发展能力,形成强大的动力引擎,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深港两地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主持人:《规划》赋予前海“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的新定位,要求坚持依托香港、服务香港,加快推进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基础设施一体化联通、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如何理解这一新定位?
陈能军:新定位的核心是深化深港合作,通过更加紧密的经济、社会、文化深度融合,两地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实现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四是金融合作,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五是人才交流与培养,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六是公共服务共享,提高两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刘祥:“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进一步强调了前海超级联络人作用。未来深港互联互通包括软联通和硬联通,一方面主动对接香港,依托香港自由贸易港窗口,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深港在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融通,打造一体化营商环境和居住生活品质环境。此外,深港合作内容进一步深化,对“港资企业数、香港居民就业数、在港澳提供跨境政务服务事项、港资外资金融机构、境外专业人士备案执业人数”等提出目标值,推进深港合作进一步落地落实。
林先扬:未来深港互联互通要以发挥两地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为重点,在规则、产业、民生、空间、交通、市场、贸易等领域深度融合,聚合全球更高质量发展要素,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力。
以前海为突破口推进“湾区认证”,将极大地促进科技创新全领域合作与发展
主持人:《规划》将“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专章列出,探索深港检测认证业务互认,推进“湾区认证”,实行“一次认证、一次检测、两地通行”。对此,你们如何解读?
陈能军:《规划》中提出的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和深港检测认证业务互认,体现了前海与香港在科技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深度合作愿景。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将成为两地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不仅包括共享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涉及加强科技企业的孵化与发展。这种合作不仅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还为两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而深港检测认证业务互认的实施,可进一步激发两地跨境贸易的活力和潜力。
刘祥:当前,深港合作仍然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这制约了两地人才流动和资源配置。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科技服务业的制度瓶颈,落实好“一次认证、一次检测、两地通行”。
林先扬: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对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需求很强,香港研发与创新技术优势与内地生产制造的结合,将会极大地促进现代产业生产体系建设,形成更强大的新质生产力。以前海为突破口推进“湾区认证”,加强跨境技术贸易,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便捷流动,同时探索与香港共建更多的科技服务平台,将会极大地促进科技创新全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光影逐梦,声动丽水!企摄协(深圳)会员个展亮相2025丽水摄影节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 通讯员 盛传海)11月8日,以“新质创造 万象竞生”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摄影界的年度盛会,本届摄影节以开放性、国际性、学术性、产业性、多元性五大特色惊艳亮相,七大展区联动呈现18531幅全球佳作与1335个精品展览,各项数据均创历届峰值,为观众带来沉浸式光影盛宴。 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受邀参展,携两大核心内容登陆摄影节,绽放独特影像魅力。其中,第十三届“沣标杯”国际听障摄影展重磅亮相,用无声镜头捕捉世间温情与生命力量,传递跨越语言的视觉共鸣;同时,协会王琛、陈德高、陈玉春、卢绮平、罗晓韵、刘小惠、吴永坤、雷尊惠8位优秀摄影师的上百幅力作集中展出,作品涵盖人文纪实、自然风光、艺术创作等多元题材,以精湛的摄影语言诠释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摄影盛会中,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以影像为桥,既展现了协会会员的创作实力,也为丽水摄影节注入了来自深圳的艺术活力。油泵厂园区3号馆内,每一幅作品都在诉说独特故事,诚邀各界摄影爱好者莅临品鉴,共赴这场光影之约!#读特小记者#

赏花拍照。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