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准确认识我国人口发展新特征,把握人口发展新规律,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三个方面为着力点。
人口问题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人口的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实现长期的良性互动、动态均衡。中国要持续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人口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准确认识我国人口发展新特征,把握人口发展新规律,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三个方面为着力点。
全面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衡量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内在机理,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人口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新时代一方面体现为人口群体对传统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体现为能够具备应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技巧,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涉及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是“人才红利”形成的重要资源。着力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走人口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党和国家对我国人口发展战略重点的新判断,有助于创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为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是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关键。我们党始终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来抓,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通过推动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驶入快车道。其一,扎实的基础教育夯实了基本国民素质;其二,不断推动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跨越。统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加快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和国内一流学科,积极发挥高等教育在培育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社会功能,使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实现紧密对接。其三,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归国的待遇性政策不断增强。自2000年国家人事部发布《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意见》以来,关于提高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工作待遇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不断增强留学归国动因。其四,职业教育探索取得新进展。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倡导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中国逐渐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灵活便捷的终身学习机制,为职业发展与转型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其五,面向农民工等主要群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支持力度加大。不断鼓励农民工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此外,我国通过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培养,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等,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教育需求,提升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面提高人口的健康素质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立国之基。人民健康既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健康素质的提升是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没有健康的身心,就谈不上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人口健康素质为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身心条件。
推进卫生政策的施行,加大卫生事业投入,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卫生健康事业摆在重要位置,制定与时俱进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194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仅35岁,2020年提高至77.93岁,2021年为78.2岁,2022年为78.3岁。未来,随着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持续深入,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推进,我国将形成经济增长的人口效应,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人口健康素质优势凸显。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健康机会公平,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疾病年轻化态势日趋明显。为此,需要多措并举,优化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优化医疗照护,延长国民健康生命周期,推进体育产业规模及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促进国民健康机会平等。同时,我国需要加快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工程建设,构建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康养结合的特色健康服务体系,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贫困群体、身心障碍群体等群体的健康保障,提高相关群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相关群体的医疗负担,同时,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使人口的健康素质的不断提升为人口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石。
全面提高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支柱
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集中表现,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要素。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源泉。
良好的道德水平为人口高质量发展发挥“乘数效应”。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现实基础,也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进入新发展阶段,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人民群众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利益矛盾和诉求。为此,提高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要正视道德领域凸显的现实问题,持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判断,强化道德责任,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使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人口的高质量发展。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为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保障。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关键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是否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现代文明素养的提升打开了精神生活的意义之门和未来空间,是支撑现代文明的重要保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航正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既是联系和保障各方利益群体的精神纽带,又是引导人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砥砺前行的精神旗帜。此外,还要注重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满足感,引领人民合理选择精神生活需求,追求积极向上的符合现代文明的精神生活方式,推动社会文明素养持续提升,这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不仅为社会有序运行标明价值注脚,而且使之内化为全民的价值涵养。社会文明程度的涵养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精神之源。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委托项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GD23WTD03-02)】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周斐斐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