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城市人文精神的涵养是一个持续性、长期性的过程,既要有政府主导和顶层设计,也要从细处着手,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城市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真正融入城市人文精神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恢弘的历史命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和容器,也是文明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历史表明,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必定也是城市的黄金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与新时代使命,也必定深刻体现在现代城市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之中。

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甘坑客家小镇等历史遗迹很好地融入到现代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彰显了这座现代文明城市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和传承。图为南头古城。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文化传承是城市人文精神的根脉与灵魂
“人文精神”一词在中西现代社会表现出一种融通性,即都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当我们说“城市人文精神”时,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把城市空间比作一个类似人的“有机生命体”。她有思想、有温度、有性格,如此才有“创意的伦敦”“浪漫的巴黎”“活力的纽约”“时尚的米兰”“孤独的珀斯”。而且城市也有年龄,也分强弱,也可能会消亡。诚如彼得·霍尔在《文明中的城市》中所言,“城市的黄金时代是珍贵而特别的光明之窗,只能惊鸿一瞥”。第二,城市秩序中包含着比“物理秩序”更复杂的“人文秩序”,因此城市发展的走向必将是从“以物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强调城市的各项功能在空间和个体生命互相交叠中的重新定位。
城市的人文精神主要厚植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如果“厚今薄古”,抛弃自己的历史,不重视自己的文脉,就无法真正做到文化传承,就会在盲目跟风中丧失个性。这往往是造成“千城一面”的根源。纵观世界上的文化名城,她们无不对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工业遗迹、传统节日、民俗习惯、名人名家等人文历史资源倍加珍惜,都将这些遗产视为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文化传承是文化传统在不同时空中的传递和延续,也是一种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尽管作为一个地理空间或名称的城市可能会消亡,但是城市的文明却具有连续性。敦煌的历史延绵数千年,经历了繁荣和没落,然而敦煌的人文精神却在21世纪“一带一路”倡议和“数字敦煌”中重获生机,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活”了起来。因此,一个城市不仅要善待自己的文化传统,更需要融通历史与现实,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将其与现代社会功能衔接,让城市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以及平遥、凤凰、阆中、丽江等古城,都很好地体现了城市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特色,通过保护历史建筑和遗址、打造传统文化节庆、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市人文精神的涵养需要注重文化创新
城市是有生命的,不仅在于它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栖息之所,更在于它犹如有机体一样往往会适应环境而改变。我们所熟知的甚至未知的许多辉煌的古代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灿烂文明的注脚,而新的城市文明仍然在世界各地不断地形成。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复兴中的老城市,还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他们自始至终都将面临一个共同的主题:为了生存、竞争和兴盛而努力构建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完成自我更新,以及如何避免日渐丧失可识别性甚至消亡的危险。
文化创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不断丰富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城市文化创新是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的过程。现代城市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城市治理理念正不断深入人心。从一定程度上说,城市越注重文化创新,就越能将城市人文精神融入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和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城市文化空间的创新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思想碰撞和对话的场所,提升城市的人文气质;文化活动的创新可以为城市人文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彰显城市的人文活力;文化产业的创新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反过来说,人文精神也是城市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不是任意而为,更不能跟风模仿,而是要与城市的气质和精神相契合。1997年,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开门迎客,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格,让小镇重获生机。但是“毕尔巴鄂效应”没能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城市复制,原因就在于人文风貌、文化认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是城市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只有顺应文化机理、尊重文化规律,才能在延续文脉中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延续文脉。可以说,城市人文精神决定了城市文化创新的基调,细分到不同领域,就表现为建设何种文化设施、举办什么类型的文化节庆赛事、发展哪些文化和旅游项目等,而一旦获得成功,又会反过来巩固和深化城市人文精神的内涵。
深圳:将传承与创新融入城市人文精神
深圳是一座被设计出来的现代城市,她以快速崛起的现代文明而闻名世界。美国学者马立安等人在《向深圳学习》这本书中感叹:“深圳的成功似乎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深圳的历史不止40多年,而是有着7000年的人类活动史、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古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这些无不是深圳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深圳的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中,还体现在许多前人留下的文脉见证里。如今,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甘坑客家小镇等历史遗迹很好地融入到现代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彰显了这座现代文明城市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和传承。
深圳人文精神的彰显还深刻体现在文化创新发展中。国务院原参事王京生曾提出城市“文化流动”理论,认为城市间的文化竞争,不仅表现为存量之间的竞争,更表现为文化增量之间的竞争。深圳的文化竞争优势和创新活力就藏在快速的文化流动当中。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深圳建立之初就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建第一批文化设施,90年代提出“现代文化名城”建设目标,到2003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再到新时代被赋予建成“城市文明典范”的先行示范使命,文化创新始终是深圳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底色,并由此创造了“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等一张张崭新的文化名片和“文博会”“读书月”“创意十二月”“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文化品牌活动,提出了“来了就是深圳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等颇具人文精神的城市观念,并连续六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些举措和成绩都大幅提升了市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都强调了人的重要性,聚焦了人的文化需求,传递了关爱人、陶冶人的城市人文精神。
总之,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传递城市人文精神,是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路径。城市人文精神的涵养是一个持续性、长期性的过程,既要有政府主导和顶层设计,也要从细处着手,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城市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真正融入城市人文精神当中。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3ZDA08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1四川阿坝红旗桥发生垮塌,大桥今年才建成,官方:无人伤亡
2十五运热评|玩转“赛事+旅游”,深圳是“有点东西”的
3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海底光缆通信网 助力珠海“海上新基建”
4商务部回应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
5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出席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6十五运男子50米蝶泳深圳陈俊儿第八:调整状态拼主项
7十五运会火热进行中,免费专线来了!还有这些路段、站点有调整→
8重磅突发!软银415亿美元清仓英伟达,AI风险藏不住了?
9套现5.77亿元!格力电器等减持闻泰科技股份超1244万股
10美股速递|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英伟达跌近2%
IN视频
鹏友圈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光影逐梦,声动丽水!企摄协(深圳)会员个展亮相2025丽水摄影节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 通讯员 盛传海)11月8日,以“新质创造 万象竞生”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摄影界的年度盛会,本届摄影节以开放性、国际性、学术性、产业性、多元性五大特色惊艳亮相,七大展区联动呈现18531幅全球佳作与1335个精品展览,各项数据均创历届峰值,为观众带来沉浸式光影盛宴。 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受邀参展,携两大核心内容登陆摄影节,绽放独特影像魅力。其中,第十三届“沣标杯”国际听障摄影展重磅亮相,用无声镜头捕捉世间温情与生命力量,传递跨越语言的视觉共鸣;同时,协会王琛、陈德高、陈玉春、卢绮平、罗晓韵、刘小惠、吴永坤、雷尊惠8位优秀摄影师的上百幅力作集中展出,作品涵盖人文纪实、自然风光、艺术创作等多元题材,以精湛的摄影语言诠释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摄影盛会中,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以影像为桥,既展现了协会会员的创作实力,也为丽水摄影节注入了来自深圳的艺术活力。油泵厂园区3号馆内,每一幅作品都在诉说独特故事,诚邀各界摄影爱好者莅临品鉴,共赴这场光影之约!#读特小记者#

赏花拍照。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