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 | 辛弃疾转型
李冬君
2022-08-09 09:00
收录于专题:圳论

宋人所向往者,既要表达自我归隐之意,还要能够聚族而居,既要自由自在,还要能自给自足。

鹅湖之会有两次,第一次由吕祖谦发起,邀请陆九渊兄弟与朱熹相约于鹅湖。第二次,由浙人永康学派陈亮发起,“归正人”辛弃疾做东,邀请朱熹再会,可朱熹借故不来。何故?曰:菊花菜。朱熹说,菊花菜熟了,就得赶在这个时令吃。

什么是“归正人”?1161年,辛弃疾在北方起义抗金,手刃叛徒南归,被高宗任命为江阴签判。那时,抗战是南宋的头条,北人南投,举国励志,在断垣残壁间“礼乐教化”,于硝烟焦土上“耕读民生”,展示了公元十二世纪初一种废墟里的尊严。

孝宗时,南投的北人和主战派都受怀疑与排挤,淳熙五年,丞相史浩第一次提出了“归正人”的歧视法案,朱熹解释为“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南归,“盖自邪而转于正也。”沦陷区是邪,南宋是正。

被定义为“归正人”两年后,辛弃疾开始在上饶修筑带湖庄园以明志,自号“稼轩”,以示从此他要做一个老农稼翁也。

他可不能像岳飞那样还未踏上“贺兰山阙”便身陷死地。他要把带湖庄园修得既有桃花源的归隐气质,又要有园林式的雅致,表明他已经没有岳飞那种武将雄心了,褪去英雄本色,他要向文人转型,选了一个转型的版本陶渊明,像陶渊明那样挂冠归去。这是体制和传统文化给他留下的唯一路径。

朱熹到过带湖山庄,时未竣工,他没通知辛弃疾,却将观感告诉了陈亮。陈亮还是函告稼翁,劝他别搞那么豪华,既号“稼轩”,就得有个老农的样子,向陶渊明学习,有个东篱采菊就行。

总之,“稼轩”确实很大,大约一百七十亩,可以聚族而居了。可稼翁不听劝,一边自叹“吾庐小”,一边继续明志,在铅山又搞了个“瓢泉别墅”,可谓“弱水三千,但取一瓢”。

辛、陈皆有卧龙之志、经营天下之才,却又不得不审美渊明的生活方式。无论在带湖山庄耕稼,还是在瓢泉誓种“五柳”,其实,辛弃疾都是与自己歃血为盟,以归隐自囚。

朱熹在建阳考亭时,辛弃疾就任于福建,曾四次拜会朱熹。首次问政,朱熹对以“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从严”。是劝他勿以军法治闽,辛闻之欣然。

辛氏南渡而来,自觉不自觉,都要面临两个转变,一是由北人向南人转变,一是从军人向文人转变。

辛氏问政之余,与朱熹同游武夷,泛舟九曲,陈亮也来了,三人同聚,陈亮为他俩作画像,赞朱熹为“人中之龙”,赞辛氏为“文中之虎”,这般文艺似乎也不合朱熹口味。此二人者,有豪杰气概,与朱熹所标榜的圣人气象迥异。

可陈亮兴犹未尽,又发起鹅湖之约,朱熹觉得“英雄就是英雄的事”,他另走圣人一路,就不来赶英雄的集。

因此,这第二次鹅湖之会,朱熹可不想顶风冒雪,来回赶路,谈什么兵家战略。

1188年,陈亮来拜访带湖庄园,二人相携再游铅山鹅湖,自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鹅湖之会。

陈亮索词,辛稼轩欣然命笔,豪抒北志难伸之二十多年的积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可发千里一笑”。

(作者系历史学者)

(原标题《辛弃疾转型》)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郑蔚珩 连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