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 | 商人盛宣怀及其商业智慧
张麒
2021-10-19 12:38

盛宣怀是个很特别的商人,特别就特别在他更像一个读书人。他身上有读书人的骨气,有读书人的智慧,同时具备商人的行动力。

撇开晚清和民国史上的许多恩恩怨怨和盛宣怀的功过是非不说,单从商业的角度看,盛宣怀称得上是晚清时期最负盛名的大商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实业家。

和其他商人不同,盛宣怀的成就和他一个鲜明的个性特征很有关,那便是爱好博览群书。因为爱看书学习,他的眼光和格局就比其他普通商人要高,也因此成了商界霸主。

盛宣怀出生在江苏一个官僚家庭,这种官僚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养成一些富家子弟的陋习,但盛宣怀身上没有沾染上。他遗传了家里人勤奋的天性,自小博览全书,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 因父亲与李鸿章亲近,1870年,盛宣怀便被李鸿章招入麾下,成了他府上的一个幕僚。在李鸿章手下,盛宣怀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处理洋务运动的相关事宜。 洋务运动实质是国家意义上的创业活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长期的耳濡目染,心摹手追,盛宣怀也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 他先是在大同铁山谈下了当地的土地产权,开始了自己的商业第一步。不久之后,盛宣怀又成了张之洞的得力助手,办起了中国第一家铁厂“汉阳铁厂”。 最初的铁厂,一直在亏损,直到张之洞发现了盛宣怀,立刻安排他开始接手。当时,盛宣怀已经羽翼丰满。在他的主持下,汉阳铁厂扭亏为盈,实现了正增长。和别的商人不同,当别人在钻研怎么赚钱、怎么花钱的时候,他则是忙里偷闲,用书本占满了自己的空余时间。盛宣怀是借助书本,了解国外的资讯,了解别人的管理经验,了解工厂的用工和再发展问题。

之后,盛宣怀又进入了汉冶萍公司,担任董事长。因为博览群书,他总是能一针见血指出停滞原因,并乐于以改革来迎接新局面。清政府下令招商承办,张之洞将官办汉阳铁厂交由盛宣怀继续经营。自此开始进入盛宣怀的官督商办汉冶萍时期,盛宣怀逐步解决官办汉阳铁厂时存在的问题,为汉冶萍公司招股募资,开发萍乡煤矿,扩建汉阳铁厂以及开辟大冶铁矿及其附属企业,逐渐形成后来的商办汉冶萍公司。在汉冶萍公司发展过程中,盛宣怀为汉冶萍公司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盛宣怀是个很特别的商人,特别就特别在他更像一个读书人。他身上有读书人的骨气,有读书人的智慧,同时具备商人的行动力。早在19世纪80年代,盛宣怀在与外商进行业务交涉的过程中,就曾提出过国人参与银行经营的设想。当时美国人借来华投资电话公司之机,意欲另办一家独资银行,盛宣怀则力主中美合办,他认为纯粹的外资银行“于办理官事处处窒碍”,要使银行服务于“中国兴利大举”,名正言顺地在金融上“驾乎各行之上”,必须有“华商在内”。筹集民间资本创办银行一方面可避免以往单靠政府举借公债的尴尬,又可提供新的民间投资渠道,契合古人藏富于民的思想,在这个意义上,“欲富民必自银行始”。

盛宣怀还分析了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他认为经营银行有各种各样管理制度上的问题,但建立中央银行是健全银行体系的基础之举,特别在货币发行等方面,中央银行的作用不可替代。根据清政府《银行通行则例》的规定,凡是经营以下九项业务的机构都可以称为银行:各种期票、汇票贴现;短期拆息;经理存款;放出款项;买卖生金银;兑换银钱;代收公司、银行、商家所发票据;发行各种期票、汇票;发行市面通用银钱票。但盛宣怀指出,中央银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它是“握全国金融之机关”,“将来新币均需发交中央银行,再行分给各处官商使用,纸币亦然,是国内之出入财政,皆属该银行特权”。他明确要求,“中央银行本不当以零星放账为能事,转与商民争利,要在代任国库之出纳,扩张各公司各银行之资力,尤要在司理画一圜法之关键,流通纸币之兑换及其推广也。国内公债票之收发,皆当为之提倡,收其效验。故中央银行之建设,当集各国精华为吾一国之取法也,庶成效广而利益多。”

总之,实业家、金融家盛宣怀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定地位,研究他,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多习书,多做事,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个商人尤其需要这样。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王雯,李林夕
(作者:张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