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丨大潮起珠江 奔涌向未来

深圳特区报&读特评论员 赵强
11-12 08:5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珠江,流经云贵高原、纵贯岭南大地,汇入浩瀚南海,孕育了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珠江文明。11月9日,以全流域视角呈现珠江文化特质的八集人文纪录片《珠江》,在央视纪录频道及新媒体平台推出。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于广州开幕之际,《珠江》的播出恰逢其时,可谓是好事成双,时机巧妙又意味深长。一边是体育强省的奋进姿态,一边是文化强省的深厚底蕴,二者在珠江之畔交相辉映,充分彰显出广东以文化凝心聚力、以开放引领发展的鲜明特质。

这不仅是一部精良的影像作品,更是一部重构大江叙事、“填补空白”的力作。它超越了传统江河纪录片的山水史诗基调,以“海与河”的双重视角,深刻揭示了珠江作为中国“海洋文明”活水源头的独特地位与时代价值。

纪录片首次将珠江的山脉、水脉与千年的商脉、文脉置于同一框架下,清晰勾勒出一条自秦汉起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联通世界的商业与文化脉络。这不仅是对珠江历史的精准概括,更是对岭南文化“开放基因”的深度溯源。珠江始终敞开胸怀,迎接来自海洋的多元文明。这种“兼容并包”,正是珠江文明的底色之一。

珠江之美,不仅在山水,更在人心。《珠江》还不时通过捕捉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镜头讲述流域故事。艺术家沿江骑行、疍家渔歌传唱、龙舟竞渡共欢……在这些烟火气十足的画面中,“同饮一江水”的情感认同自然流淌。《珠江》细腻地唤起了珠江流域人们强烈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不仅诗意地讲述了“我从哪里来”,更为“人文湾区”的建设注入了既深厚又充满活力的精神动能。

一部优秀纪录片的价值,不仅在于回望历史,更在于启迪未来。《珠江》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次对珠江文明的系统性“立传”,它在历史的坐标中重塑了人们对这条大河的认知,也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文动力。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