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 | 用“数字保障房”推动“数字平权”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李跃
08:0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15日,深圳市龙岗区在昇腾超节点暨CANN生态合作大会上正式发布“4T数字生活空间”计划,这一以“数字平权”为核心理念的创新实践,让未来的数字生活更加伸手可触。

该计划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数字保障房”,即用T级存储空间、T级网络流量、T级内容资源和亿级人工智能Tokens四大基础设施,把人们在物理世界中的生存权、交流权、发展权、智慧权延伸到数字世界。直白地说,不管你是谁,都将能“用得上、用得起、会使用”数字服务,任何人都不会被数字时代甩在后面。

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依赖数字空间。但当生活被二维码、算法、云服务深度重构时,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是,“数字鸿沟”依旧横亘在不同人群之间,限制了部分人如老年人、低收入者、残障人士等群体享受数字技术的红利。“数字平权”的重要性由此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而“4T数字生活空间”计划,让AI从“宏大叙事”回归到“生活现场”,让数字平权从口号与概念变成了可感知、可触摸的真实图景。

“4T数字生活空间”计划的深层价值,在于探索数字世界中以人为本的政府治理方式,以“权利”为锚点,构建一个“人人可接入、人人可受益”的数字共同体。可以说,该计划为“数字平权”与“科技向善”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实践样本。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深圳的探索回应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数字文明究竟为何而生?当技术日益深度介入人类生活,唯有将人的价值、尊严与权利置于核心,科技才能真正成为善的力量。数字平权不是要消除所有差异,而是要让每个人——无论其年龄、能力、背景——都能在数字时代获得权利的平等。

当然,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这样一种“数字保障房”在建设过程中,仍有一些挑战需要面对。比如,如何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数字素养、如何确保数字服务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实现均衡覆盖等,都需要在推进中加以完善。但该计划的先行先试,无疑让人们对未来的数字生活充满更多期待、更多想象——当科技始终将“人”作为核心变量,当创新始终以平权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人们终将迎来一个更包容、更温暖、更平等的数字世界。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李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