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深圳·每日一图:深圳湾的傍晚。林建南 摄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主题图片展人气火爆
深圳公交打通“最后一公里”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丨赓续弘扬特区精神
孟凡利到深圳党史馆、市档案馆、深圳博物馆和华强北博物馆调研
用心记录城市发展历程 赓续弘扬特区精神
努力把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8月26日,市委书记孟凡利到深圳党史馆、市档案馆、深圳博物馆和华强北博物馆调研。他说,今天是深圳经济特区45周岁生日,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用心记录城市发展历程,讲好深圳故事,赓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努力把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详情>>>
丨共赢发展
孟凡利会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于旭波
8月25日,市委书记孟凡利会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一行。详情>>>
丨赓续特区精神 锐意改革开放
福田区:改革为笔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区勇立潮头,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深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在体制机制创新的赛道上疾驰,为激活中心城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书写精彩篇章。详情>>>
龙华区:千帆竞发 “一轴双心多点”齐头并进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轴线上熠熠生辉的创新枢纽和开放门户,龙华区可谓深圳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精彩缩影。从功能区到行政区、从城市副中心到都市核心区,从数字经济先行区升级为数字经济核心区,成立行政区不足十载,龙华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路大胆探索、改革创新,一路快速发展、高歌猛进,成为参与特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详情>>>
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蒋小文
深化改革创新 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蹄疾步稳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施行《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依法诞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总结了经济特区创造伟大奇迹的十大宝贵经验,其中之一是法治。深圳经济特区因法而生、由法而兴。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明确深圳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法治城市示范”。这既是对深圳过往法治建设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殷切期许。45年来,深圳以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持续厚植法治沃土,让法治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亮丽名片。详情>>>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国宏
下足绣花功夫 打造高品质绿美公园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先行示范标准,下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管理,全力打造高品质的绿美公园城市。从特区建立之初的2个公园,到如今公园总数已达1320个,户外步道总里程3600余公里,“鲲鹏径”“五园连通”“滨海休闲骑行道”等一张张亮丽名片频频落地,生动诠释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生态建设协同推进的示范路径。详情>>>
做强核心引擎 共建世界级湾区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系列评论之四
45载经济特区奋进,深圳以3.68万亿经济总量、6.46%研发投入强度、32年外贸出口全国第一的硬核实力,扛起大湾区核心引擎的时代担当。从深中通道飞架珠江口,到河套实验室破解量子密码;从前海制度创新辐射全国,到光明科学城跻身全球科研高地——深圳以“硬联通”缩短时空距离,以“软联通”打破制度壁垒,以“智联通”点燃创新之火,以“心联通”汇聚天下英才,书写着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史诗新篇。详情>>>
丨热烈反响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引发深圳企业家热烈反响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正从试验探索迈向价值创造阶段,引发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深刻变革。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双向赋能。深圳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家纷纷表示,要抢抓机遇,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应用场景落地,积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兴产业生态建设贡献科技力量。详情>>>
丨人气火爆
AI解说员与建设者共述深圳奇迹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主题图片展迎来观众潮
过去的两天里,深圳市民中心B区西展厅人流如织——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主题图片展迎来众多市民观展。26日开展首日,来自博歌科技的智能机器人Temi在梅园实验学校师生带领下,早早就来到现场,为上岗做图片展“解说员”投入准备;此时的展厅内,众擎人形机器人“小擎”也“操练”了起来……机器人与156幅图片同场亮相,共同讲述深圳奇迹的诞生过程,让这场图片展赚足了眼球,不少市民观展时直呼:“这很深圳!”详情>>>
丨精准服务
深圳构建“常规+定制”多元公交网络
在深圳电动自行车治理进程中,无数市民的声音汇聚成基层治理的指南针。紧扣群众诉求,深圳以民生期盼为导向,积极推动公交服务升级,着力构建“常规+定制”的多元化公交网络,将群众口中的“急难愁盼”切实转化为惠及民生的“扎实举措”,在“你的需求我安排”与“我的线路我做主”的双向奔赴中,让交通治理的方向始终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详情>>>
受访单位供图
丨青春光彩
这个暑假, 深圳少年闪耀体育赛场
从足球小将问鼎全国冠军,到田径小将包揽三金破纪录;从世界跳绳锦标赛斩获金牌,到全国攀岩比赛创造历史……这个暑假,深圳学子在国内乃至国际体育赛事中捷报频传,他们以卓越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展现了深圳青少年在体育领域的蓬勃朝气与突出实力,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详情>>>
罗湖区翠园东晓中学学生韩信参加WSE田径公开赛(澳门站)。 受访者供图
丨更多精彩
向全球人才发出72小时体验券
8月27日上午,“前海5号楼”在深港各界的共同见证下正式启用。作为深圳市委组织部与前海管理局联合打造的国际人才创新街区地标,“前海5号楼”以“国际化、枢纽型、全天候、未来感”为特点,将以人才链为牵引,串起创新链、激活产业链、融通资金链,助力深圳打造最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详情>>>
七夕将至,“浪漫经济”升温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仪式感,精致的包装能烘托浪漫氛围。”不到半小时,众里寻花鲜花店的花艺师便将一束99朵的玫瑰花束包装完毕,还细心地喷上保鲜水,静候骑手取货。详情>>>
影视佳作,故事照亮未来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让我们透过光影的棱镜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从《外来妹》中第一批来粤建设者的青春身影,到《奇迹·笨小孩》里新时代创业者的奋斗足迹,从《花季雨季》的校园走廊到《美人鱼》的碧海蓝天,摄影机的镜头始终追随着这座奇迹之城的脉搏跳动,影视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蜕变与成长。详情>>>
编辑 吴诗敏 李斌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党毅浩 王雯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