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深圳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货值超930亿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记者 罗凯燕 杨雅佳 洪邦栋
08-21 19:2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南头海关加工贸易业务一科副科长王进介绍,针对胜宝旺的困境,他们安排业务骨干开展“一对一”帮扶,梳理出企业申报的140余项备案料件,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四类措施商品加工贸易账册备案

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今年7月,深圳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货值932.1亿元,同比增长6.5%。深圳海关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通过安排专人对接重点出口企业,搭建跨关区协同服务“高速通道”等措施,助力企业高效合规出海。

近日,一艘承载钻井平台组块的船舶,自赤湾港口顺利启航,预计45天后抵达非洲刚果(布)海上油田。这批设备正是深圳赤湾胜宝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宝旺”)为刚果(布)海上油田这一重点非洲能源项目建设提供的关键装备支持。

作为深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20余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胜宝旺长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建设项目。2025年7月,胜宝旺承接的意大利石油公司在非洲刚果(布)的项目进入关键交付期,却遭遇国际贸易环境剧变——进口材料加征关税政策密集调整,700万美元急需料件面临滞留口岸的风险。

“项目工期以小时计算,任何清关延误都将导致巨额违约金。”胜宝旺关务经理刘清明焦急地拨通了深圳海关所属前海海关综合业务科电话。了解企业诉求后,前海海关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办理加工贸易余料结转和库存调整手续,积极协调解决进口料件的备案申报问题,并将企业通关难题通报深圳海关所属南头海关,搭建起跨关区协同服务“高速通道”。

南头海关加工贸易业务一科副科长王进介绍,针对胜宝旺的困境,他们安排业务骨干开展“一对一”帮扶,梳理出企业申报的140余项备案料件,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四类措施商品加工贸易账册备案。目前,刚果(布)项目首批成品完成压力测试启运,剩余项目材料预期8月可全部出口,保障了项目可在合同约定工期内完成。

胜宝旺的故事是深圳海关服务“一带一路”的缩影。针对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走出去”重点产业,深圳海关落实“企业协调员”“关长送政策上门”制度,加强跨关区协同联动,结合货物特性为企业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助力企业高效合规通关。

“海关不仅是监管者,更是企业出海的‘护航员’。” 胜宝旺供应链经理关小虎在感谢信中写到。据悉,在深圳海关的监管和护航下,今年7月,深圳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货值同比增长6.5%。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记者 罗凯燕 杨雅佳 洪邦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