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者说》第4期|魏炜:解码万亿企业增长密码,让商业模式“点石成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
08-15 10:00
摘要

魏炜教授的理论与实践,深刻影响了深圳乃至中国企业的创新思维与发展路径。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联合“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推出的大型访谈节目《破局者说:深圳创新创业故事》,聚焦于这座城市创新创业浪潮中的标杆人物与故事。

本期节目对话北京大学管理学教授、北大汇丰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主任魏炜,探寻这位中国商业模式理论奠基人如何在深圳这片创新沃土上,以其开创性的思想“点石成金”,赋能企业成长。

魏炜教授是中国商业模式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权威。他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朱武祥教授于2004年敏锐察觉到管理理论中商业模式视角的缺失,并投入系统性研究。历经两年钻研,他们不仅清晰定义了“商业模式”,更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商业模式六要素”理论模型。这一理论体系打破了组织类型、行业、时空的界限,为理解企业价值创造逻辑提供了全新视角。

2006年随北大汇丰商学院落地深圳后,魏炜发现深圳企业对商业模式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而商学院却缺乏相关课程。他果断行动,于2007年率先在EDP高管培训中开设商业模式课程,次年便引入全日制研究生教学。其理论在深圳企业界迅速引发共鸣,“把商业模式用到各行各业、各个场景,我觉得还都是跟我们预计得很像,确实都很有用”。

魏炜的理论研究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深度扎根于深圳这片“中国创新最佳试验场”的实践沃土。他深刻剖析了深圳独特的创新生态:高度市场化的环境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人才,加之中国庞大且发展不均衡的市场,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形态的商业模式的并存与创新提供了绝佳土壤。深圳企业如比亚迪、腾讯、华为等,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将看似“反常识”的模式变为成功的现实。

魏炜以深圳巨头为例,生动诠释了其商业模式理论的实践力量。比亚迪在成熟行业中“以人代机”,巧妙结合中国的劳动力红利与工程师红利,实现了颠覆式创新。腾讯在“3Q大战”后,通过魏炜团队的深度剖析,系统梳理了其庞大产品体系下“全球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有力回应了质疑。华为对“服务”本质的追问,则直接催生了魏炜团队构建的“商业模式视角的企业服务业务创新图谱”,这一强大工具为服务创新提供了清晰路径。

魏炜强调,成功的商业模式并非追求企业个体的“单打冠军”式辉煌。真正的好模式,必须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高效益和其所在生态系统的强大竞争优势。“好模式不是说你的企业效益一绝、一骑绝尘、领先很多就好。而是既要你企业的效益高,还要所在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强。”他犀利指出,过去一些龙头企业只顾自身强大而挤压上下游的做法并不可持续。

面对未来,魏炜教授以其敏锐洞察力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商业管理的革命性冲击。他指出,AI正从根本上改变管理范式的底层逻辑,通过接管分工环节,将导致企业人员结构剧变,“管理一个公司可能只需要几个人”,真人将与智能体协同工作。他预言这种转变将在未来两三年内“普遍发生”。在教育领域,他提出的“认知原能力理论”预示着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认为在AI辅助下,掌握核心原子能力后,知识获取的效率将发生质的飞跃。

针对创业者,魏炜给出了三条硬核建议:创业必须立足市场盈利而非依赖外部资源;竞争制胜需依靠差异化商业模式;在模仿泛滥的时代,必须树立“学你,是为了跟你不一样”的创新学习理念,避免陷入低价值竞争。

魏炜教授的理论与实践,深刻影响了深圳乃至中国企业的创新思维与发展路径。他以严谨的学术构建和扎根深圳的实践观察,不断推动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与落地,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找增长密码、实现“点石成金”提供了宝贵的智慧指引。他的思考与探索,正是深圳这座创新之城不断突破边界、引领未来的生动缩影。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徐雅乔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