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研学实践公益活动”第四场顺利开展,第四批“小候鸟”深度探访龙岗能源生态园与深圳大学,亲身感受深圳的科技脉动与人文温度,为暑期增添了难忘记忆。
研学活动第四批“小候鸟”合照。读特新闻实习生 王一凡 摄
垃圾变能源,环保课堂点燃好奇之光
第四场研学之旅的首站,“小候鸟”们来到了龙岗能源生态园,园区里整洁无臭的环境、高效运转的科技设备,瞬间颠覆了孩子们对垃圾处理厂的固有印象。“原来深圳的垃圾处理厂这么干净!没有臭味,还有好多亮晶晶的机器!”来自湖北的李同学惊叹不已。
小朋友们与讲解员互动问答。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小候鸟”们完整观摩了垃圾焚烧发电全流程,从垃圾运输车精准卸料,再到焚烧炉内高温处理,以及发电机组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每个环节都充满了科技感。面对孩子们“垃圾为什么要称重?”“焚烧是否产生温室气体?”“垃圾为什么需要发酵处理?”等充满求知欲的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将前沿环保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植孩子心中。来自广东廉江14岁的陈同学,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之前即便有到深圳与父母短暂相聚,也很少有机会外出游玩,深入了解这座城市。此次参观龙岗能源生态园让她大开眼界,她亲眼见证了垃圾通过科学处理转化为能源的过程,深深感受到了科技的强大力量。她感慨道:“深圳连垃圾处理站都这么有科技感,我长大后也想来深圳生活。”
深大筑梦行,知识殿堂播撒未来希望
午后“小候鸟”们怀揣着好奇与憧憬,步入深圳大学校园,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上漫步,了解学校历史,感受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一颗颗关于未来的梦想种子,悄然在他们的心中萌发。
小候鸟们参观深圳大学。
“这是我第三次来深圳,但走进深大校园还是第一次。这里很大很漂亮,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考到深圳大学!”来自河南的张同学兴奋地对记者说。张同学的父母五年前就来到深圳工作,由于工作繁忙,一家人平日里聚少离多,只有寒暑假才能短暂相聚。因此,张同学格外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这也成为他向往来深圳读大学的原因之一。
活动结束后,前来接儿子的张爸爸得知孩子的愿望倍感欣慰。他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中满是期待与鼓励:“希望10年后我还可以来深圳大学接你好吗?”张同学也响亮回应:“好,没问题!”看着儿子充满信心的样子,张爸爸感慨道:“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孩子们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体验到高等学府的学习氛围,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我相信,这个梦想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激励他不断努力。也希望社会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像我们孩子一样的‘小候鸟’,能在关爱与陪伴中追逐梦想,茁壮成长。”
公益接力,为“小候鸟”梦想续航
本次“深圳关爱行动青少年研学实践公益活动”聚焦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子女,利用暑期,已经分批组织来自湖南、四川、河南、湖北、广西、甘肃、重庆、福建等地的近200名“小候鸟”开启深圳研学之旅。让他们在父母辛勤打拼、逐梦奋斗的这片土地上,以“智启未来,创梦鹏城”为主题,以“生命科学探秘”“智造科技启航”“智趣冰雪交融”“学府未来领航”“绿色能源先锋”为线索,探索科技与人文魅力。
据悉,“小候鸟”深圳研学活动是一项长期服务来深建设者及劳动者子女的公益项目。自2023年7月启动首届活动以来,已连续三年利用寒暑假累计举办百余场,惠及数千名孩子。该项目不仅为“小候鸟”们打开了探索广阔世界的新窗口,增长了见闻,更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了对父母挥洒汗水、奋斗奉献的这座城市的理解、认同与热爱,架起了一座连接亲情与梦想的桥梁。
主办方表示,未来还将联合多家爱心企业,推出爱心企业专场活动,持续传递关爱,为更多“小候鸟”创造宝贵的研学机会,助力他们拓宽视野、启迪梦想。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