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卫健委怒怼二手烟冲上热搜!深圳成“烟味最淡”城市之一,如何做到的?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07-02 10:39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无烟深圳”逐渐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近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公众号发表题为《二手烟,其实是一种霸凌》的推文,文章中提到“公共场所吸烟不是吸烟者的自由,而是对非吸烟者的霸凌。对不文明吸烟行为说不,是维护公共环境和个人健康的合理诉求。”该话题迅速冲上深圳同城热搜第一名,并上了全国热搜榜。

深圳卫健委怒怼二手烟冲上热搜。截图自新浪微博

记者了解到,深圳在控烟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成为“全国烟味最淡”的城市之一,“无烟深圳”逐渐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深圳率先出台

全国最严“控烟令”

早在1998年,深圳就为控烟立法,但条例缺乏操作性,被外界形容为“一纸空文”。2010年,深圳重启了《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的修订,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全面控烟正式启动。

该条例创新建立了“举全市之力”的联合控烟制度,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为主导,23家单位组成控烟联席会议,8家单位共同执法,同时建立控烟志愿者队伍,动员全社会参与,为推动“健康融入万策”提供参考经验。

此后,2019年,条例再次修订,将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电子烟都列入禁烟范围,堪称最严“控烟令”。

在“全面无烟”法规的指引下,深圳持续“无死角”开展控烟执法“车轮战”,2024年,全市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已降至17.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成为全国烟味最淡的城市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曾称赞《深圳经济特区控烟条例》是一部法律典范,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条约》的要求,修正后的版本更彰显了深圳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公众提供了更有力的保护。

深圳控烟

创下多个全国“首个”

十多年来,深圳的控烟执法创下多个国内“首个”:首张针对向未成年人售烟的3万元罚单,首张针对网吧控烟不力的3万元罚单,首张针对违法吸烟者逃跑的500元罚单,首张针对违法吸电子烟的罚单,首张针对电子烟实体店的罚单,首次将电子烟加入禁烟标识,首先试点安装控烟“电子眼”。

仅靠面上的执法并不能杜绝违法吸烟死角,部分禁烟场所仍然“烟味不断”,写字楼楼梯间的烟头、领导办公室的烟灰缸、公交和高铁站台的二手烟……都是网友吐槽的槽点。

为此,深圳开始探索制度化、垂直化控烟,分类建设无烟场所。“打头阵”的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2021年7月,深圳市控烟办全面启动深圳市无烟党政机关建设,要求到2021年底,市、区两级党政机关要100%建成无烟党政机关;到2022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党政机关要全面建成无烟党政机关。之后,深圳又陆续启动了无烟学校、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

经过多年的实战,深圳逐步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打法”和可复制、可操作的细则。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1日,全国首个无烟场所建设地方标准在深圳诞生,填补了无烟场所建设领域的空白,为系统性推进“无烟深圳”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全国各地的控烟工作提供了可供参考或复制的操作指引。

深圳实施控烟后

急性心梗等发病风险下降

与此同时,深圳的戒烟服务也在不断完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全市11家公立医院陆续开设戒烟门诊,为“烟民”提供心理、药物支持。另外,从2022年5月起,深圳的戒烟支持网络扩展至社区。全市800多家社康机构在门诊信息系统内增设戒烟服务模块,对于15岁及以上的首诊居民,医护人员主动询问吸烟史,对吸烟者开展简短戒烟干预、健康教育,打印健康教育处方,协助有戒烟意愿者制定戒烟计划并定期随访,必要时将其转介到医院的戒烟门诊。

控烟对深圳人的健康有何改善?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以此为题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分析《深圳市全面无烟政策执法的健康效应效果》。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研究员万霞透露,在2014年版《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施行的最初2.7年,急性心梗、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已分别下降了6%、6%和7%,相应减少了20.0%(2422例)急性心梗、6.2%(2951例)和17.7%(2014例)病例发生。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