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的晨雾还未散尽,浓稠的雾气如轻纱般在海面上缭绕,妈湾车队党支部书记、车队长田传金早已身着鲜艳的红色志愿者服,在深中、南沙跨市公交专线的前海梦工厂场站来回穿梭。他草帽下的脸庞满是坚毅,那双磨破鞋底的脚,丈量着深圳与中山的距离,也走出了深中通道上风雨无阻的摆渡之路。
跨市公交筹备请缨出战
2024年上半年,深中通道建设进入倒计时,为加速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进一步紧密深中两地联系,促进人员流动及商贸往来,强化深中一体化发展中跨市公交专线的纽带作用,深圳与中山共同推出跨市公交专线。
田传金主动请缨加入线路筹备组,那一刻,他眼神坚定,仿佛已做好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对于多年营运在市区的公交人来说,跨市公交完全是一种新事物、新业态,没有经历过,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车队长的田传金没有退却,勇敢承担了该项工作。
连续一个月,他开着自己的车带领管理团队,像不知疲倦的候鸟,在深圳与中山之间来回奔波。每一次出发,都承载着他对新线路开通的期待;每一次归来,都带着新的发现与思考。在开线前期的调研中,烈日下,汗水浸透他的衣衫;风雨中,雨水打湿他的裤脚,他却全然不顾,详细记录着市民出行的需求。暴雨突至的那个傍晚,豆大的雨点砸落下来,他毫不犹豫地用雨衣紧紧裹住记录数据的笔记本,自己却瞬间被淋成 “落汤鸡”。回到深圳时,他发着高烧,却仍紧紧抱着那份详实的调研报告。正是这份饱含心血的报告,促成了两条深圳至中山博览中心和人才港跨市公交专线的设立,为两地市民切实解决了出行难题。
“全能教练”带出优秀车队
5月中旬,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深圳至中山博览中心和中山人才港的跨市公交专线筹备工作刻不容缓。面对从未涉足的跨市公交新业态,田传金再次主动扛起重任,带领车队队管与公司营运、安全部门反复研讨,并以深中大桥为坐标,从深圳、中山两端分段跟车踩点。他扎根在前海湾地铁公交总站和前海梦工场北区总站,哪怕妻子住院,他也只是在电话里匆匆叮嘱几句,便又投身于线路规划。车载视频被他反复播放,线路图被他标注得密密麻麻,终于让陌生的跨市路线深深烙印在每位驾驶员心中。
线路开通前,田传金摇身一变,成了“全能教练”。跨海大桥的驾驶环境复杂多变,他带着驾驶员一遍又一遍地模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他精心设计了多个应急预案,每个预案都凝聚着他的经验与智慧。他深知提升驾驶员综合能力的重要性,联合公司安全部、营运部、关爱中心的内训师,开展涵盖安全规范、应急处理、情绪管理的专项培训。面对前海梦工场北区接驳线路的人员调配难题,他创造性地提出“专线与接驳线捆绑”方案,让有限的人车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夜间跟车训练中,驾驶员小王因桥面横风产生紧张情绪,田传金连续两晚全程陪练。他耐心地指导着,从呼吸调节到方向盘微调,手把手传授技巧。“田队的手掌比GPS还准,有他在,心里就踏实。”小王的感慨,是对他最大的信任与肯定。
日夜无休扑在运营一线
线路开通首日,田传金在验票口和现场一站就是12小时。“田队,老人手机丢了!”“田队,车辆需要周转!”“田队,T01A线需要放票。”此起彼伏的呼唤中,他始终沉着应对。当发现不少老年乘客对扫码购票手足无措时,他连夜制作图文并茂的《购票指南》。7月16日15时,一名走失的10岁特殊儿童出现在候车人群,田传金眼疾手快拦住孩子,报警联系家属后,还特意安排车辆护送其返回中山。这两场跨越两市的爱心接力,让无数人感受到公交人的温暖。
每逢节假日,总站里总能看见田传金忙碌的身影。去年国庆,客流量激增3倍,他连续72小时守在调度中心。通红的眼睛紧盯着实时监控屏幕,突然系统显示一辆公交车在马鞍岛抛锚。当他立即带着维修人员前往救援时,接到妻子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妻子虚弱的声音:“手术要安排了……”田传金握着方向盘的手青筋暴起,沉默片刻后说:“照顾好自己,我忙完就来。”一路上,他通过手机与驾驶员取得联系,安抚车上乘客:“大家别着急,我们马上就到!”半小时内,车辆顺利修复。当他直到深夜才匆匆赶到医院,看着熟睡的妻子,这位一向坚强的硬汉红了眼眶。
车队的“大家长”,乘客的“贴心人”
作为车队的“大家长”,田传金对车辆安全要求近乎苛刻。他独创的“三检三查”工作法,像一张严密的安全网,将故障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一次例行检查中,他发现一辆车的刹车系统存在细微异常,尽管驾驶员认为是小问题,他却坚持停运检修。果然,检测发现刹车片存在严重隐患,及时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
今年2月16日,因通道改造,入站口后移100米,田传金放弃休息,早早来到总站指引乘客。11时左右,他注意到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双手提着重物一步一回头地走着,后面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正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沿着路边往入站口的方向缓慢走动。田传金发现后,马上过去了解情况,得知两位是母子关系,儿子五十多岁,带着母亲前往中山。
田传金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老人背起,一步一步稳稳地迈进站场;走进站内候车点,他又帮忙老人安排候车的座位;等待车辆到站后,他又和驾驶员一起搀扶老人上车;上车后,他还细心地将老人安置在座位上,并一边贴心地为老人系好安全带,一边叮嘱老人抓好扶手,注意安全。安顿好她们母子俩,田队长才放下心来。车出站前,田队长还不忘嘱咐驾驶员到达中山后要给老人提供帮助。现场不少乘客用手机记录下这暖心一幕,称赞道:“这一背,背出了深圳温度!”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