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7月1日,由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深圳市投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该《白皮书》总计八个章节,涵盖了从AI术语定义、历史演进、全球产业格局、基础技术革命、AI终端发展、未来临界点、可持续发展战略到产业生态图谱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议题。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话语权提升
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升期。《白皮书》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的演进历程,深入剖析了美国、英国、印度等主要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态势,详细解读了各国在产业生态、资本市场、科研实力方面的发展逻辑与动因,尤其对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细致描绘,并以前瞻视角展望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路径与挑战。
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3069家,居世界第二(美国以18616家排名第一);2024年,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成立数量降幅收窄至20%以内,逐渐回归基本面;自2022年起,行业风险投资金额连续三年收缩,2024年较峰值已下降68%,投资数量也呈现同步收缩态势,单笔投资强度较2021年峰值下降45.2%,表明资本正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准化布局;
2023年AI出版物规模较2016年增长316%,全球占比突破33%,2024年出现14.8%的回调;AI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14万件,较2012年增长36倍,既展现了中国AI创新生态的活力,也预示着全球技术竞争进入专利深水区。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链呈现出“应用驱动”特征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深圳市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劲的创新活力。根据《白皮书》,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2000多家,排名全国第三,其中有143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4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企业成立数量在2022年短暂回调后,2023至2024年持续回升至106家,显示行业进入“理性增长期”,这一阶段政策持续加码,同时深圳在算力基础设施、场景开放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白皮书》指出,深圳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超过60%的企业布局在应用层,展现出“应用驱动”的特征。应用层企业集中在智能安全、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反映了深圳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中心,驱动AI技术在安防监控、机器人替代、工业自动化等方向率先落地和规模化发展。从区域布局来看,深圳人工智能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局部集聚特征,南山区占据绝对优势,该区集聚了899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占比高达40.5%,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此外,2024年深圳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核心岗位招聘量同比增幅普遍超过40%。一些前沿赛道的增速更为显著,其中大模型相关岗位增长474.4%、智能芯片相关岗位增长192.2%、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相关岗位增长136.1%。反映三大趋势:其一,生成式AI技术突破催生大模型岗位需求井喷;其二,算力基建与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智能芯片研发人才缺口扩大;其三,元宇宙概念落地推动VR/AR技术人才需求激增。
《白皮书》指出,人才虹吸效应可能加剧区域竞争,但AI芯片架构师、大模型训练工程师等高端岗位供需缺口或将倒逼产教融合提速。《白皮书》预测,未来深圳AI人才需求将呈现“软硬协同、场景驱动”的特征:一方面,政策持续加码,算力普惠、数据跨境等机制将释放更多岗位;另一方面,技术竞争从单点突破转向生态构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深圳从数据、算力、空间等多方面构建生态体系,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筑牢根基。数据方面,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累计提供开放数据目录4065个,累计开放数据总量28.2亿多条;深圳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规模约167亿元,其中跨境交易3.1亿元,均居全国首位;算力方面,深圳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智能算力超过62 EFLOPS(EFLOPS代表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此外,深圳开放智算中心以及深圳市智慧城市算力统筹调度平台的供给调度规模已经超过了30000 PFLOPS(PFLOPS代表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空间方面,深圳规划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比如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南山智园、讯美科技广场、新一代产业园、宝能科技园、大运软件小镇等。
人工智能终端将成为泛在智能实现的关键载体
引人关注的是,《白皮书》专门开辟专章聚焦正在加速崛起的AI终端产业,对AI终端的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解构,从上游的基础技术和核心组件,到中游的硬件制造与软件系统集成,再到下游的产品销售和应用,系统梳理了AI终端产业链的构成与发展趋势。
《白皮书》还详细分析了AI终端的技术架构演进,从功能堆叠迈向闭环智能、从单点增强到系统协同场景映射、终端等级与协同方式的动态适配,描绘了消费级、场景化以及工业级AI终端的多元化产品形态和广阔的应用生态。
《白皮书》深入分析了深圳等代表区域在AI终端产业的现状、优势、机遇、挑战与未来发展蓝图。提出了构建全球AI终端创新策源地、全球AI终端高端制造集聚地、全球AI终端应用示范先导区的战略目标与“核、端、场、链、数”五位一体的发展策略。
技术融合催生AGI新路径
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升期。《白皮书》指出,未来,量子计算、超级计算与智能计算的“三算”融合或是算力的终极形态;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实体,正在大模型催化下驱动具身智能产业化破局。脑机接口则突破医疗边界,向教育、娱乐、军事等领域渗透,实现人机协同的多元融合。智能体作为自主感知、决策与执行的载体,成为通用人工智能(AGI)落地的关键路径之一。